Basic Member
|
引用:
作者Bigheadchan
保費越高,保障越高,回饋的金額越高,保險越晚買越貴
其實這類的話術都是有問題的
保單的費用必須看計算的利率為多少
後面的保單會越來越貴?
誰知道未來市場利率會怎麼走呢?
知道的話何需賣保險賺錢?
保險有需要再買
不買其實也沒差
記得開excel或拿計算機算
回收期間,年化報酬率
算算自己投入的成本
基本上保險業務員說的數字可以完全無視
反正你問他關鍵數字他也不會算
|
前半你說的沒錯拉,保單要看利率
30年前的醫療險 重大疾病險 費率可說是天差地別
主因之一,也是利率,但內容哩?
2-30年前的醫療險,大多都很簡單 就是住院一天給1000(怕被挑語病,假設只買1000額度)
開刀的內容勒? 很多以前可沒有的刀法,可不算在裡面
這些就像是電腦版本的升級,你會拿486時代的電腦,來跟現在I5 I7的來說CP值
或是來說 不知道以後是不是都只用手機?
後半問題就大了
誰跟你保險有需要再買,你是特意來搞笑嗎?
出車禍的時候,你再來跟我說 阿 我出事了 我再來買保險?給我理賠?
或是平常不交健保費,出事了才來鬼叫?或是一堆海外派,明明都不穴台灣
只會在美國爽爽的,回來再交一個月保費,來用台灣健保?
你最後的更好笑,還EXCEL 年化報酬率?
想拿儲蓄險 年金險 這種來當保險?
這就有如我前面所提,台灣人就是死都要回本
前面也有人提到,意外來找你,你閃也閃不掉
疾病 死神 也都是同樣
除非你跟我說 你有死亡筆記本拉
還投入成本,真的讓我快笑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