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jang20529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22
Smile ★看很多書後,常常覺得高人一等嗎?小心,別讓自己成為充滿偏見的“知識型酸民”!★

一般來說,『酸民』的定義大略上有兩種,第一種大概是指那種不懂得判斷是非、只跟著群眾起鬨,從而暴露自身之愚蠢的人。直至最近看了台大教授POWER錕的影片,他對酸民下了另外一個我覺得也很有意思的定義,內容大概是這樣的︰“看什麼都不順眼,看什麼都不佩服,可是他的意見也不怎麼樣。”

當然,以酸民為主題的討論網路上已經太多,魚丸哥想要跟各位分享的,是一種我稱之為“知識型酸民”的特殊族群。

“知識型酸民”的定義是,看了某個領域裡面的幾本書,或者聽了幾場該領域的講座,就覺得自己已經把該領域所涵蓋的知識全部都學透了。

根據魚丸哥這幾年的觀察,這種“知識型酸民”常見的症狀可以歸納為兩個面向。

第一種症狀是,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喜歡到處發表高見,就算你沒有向他請教,在聊天過程中他也會突然『轉向』對你做出一番長篇的演說,完全無視當下的氣氛會不會讓對方感到突兀。

第二種症狀則是與前面提到的李錫錕教授對酸民的定義相互呼應,這種酸民在他學過的領域裡面,同樣看該領域當中的其他很多理論都不順眼,對很多學者專家也不佩服,可是通常自己提出的觀點只能用四個字形容——乏善可陳。

魚丸哥認識的某個朋友,就是這種“知識型酸民”的典型樣板。

這位仁兄博覽群書的量,保守估計可能超過至少我的兩三倍甚至以上,尤其是以文學史地類別居多﹙魚丸哥對這些方面的知識確實是興趣缺缺…﹚。

當然你也猜到了,只要他興致一來,聊天聊到一半他也會跟你分享他所知道的那些知識,不過他分享知識的諸多毛病卻讓我覺得十分可惜…

他分享資訊時常犯的第一個毛病,就是會習慣性的“否定對方”。這位朋友在跟我分享他的學問時,常常會在他講話的內容裡面間歇性的穿插像是『哈,關於○○○這個東西,你一定是●●●這麼想的對不對^___^?』或者是『唉…,你知道的東西不會比我多啦∼』這些很討人厭的句子。

原本大費周章的想要向對方證明自己很行很厲害,卻因為傳達知識的方式惹人討厭而得到反效果,這就是我覺得他很可惜的其中一個缺陷。

第二個毛病是,只要他認同了該領域某一個學派的觀念,就會對其他可能沒聽過的說法或學派嗤之以鼻。像是有一次,這位仁兄在我房間看到床上擺了一本關於5︰2斷食法的書,嘴巴裡就開始在嘟囔著︰『唔…,這種方法有用嗎?印象中斷食要連續七天以上才會有效果吧?』

沒錯,相信你們也都看出來了。魚丸哥猜測他以前可能只看過或聽過斷食要長時間的方法,並且深信不疑將之奉為圭臬,所以看到其他不知道的方法時就會感到懷疑。

5︰2斷食其實是一種適用於減重停滯期或者減重失去動力時的一種斷食方法,早就有許多研究證明它有降低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的疾病的風險,其他還有像是美國發明的八小時減重法,生酮飲食法…等等,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嘗試。

不過,礙於魚丸哥本身學問不高外加小腹微凸,聊這種主題實在沒什麼說服力,在此就先打住。

還有另外一次,是我向這位博學朋友推薦“邏輯思維”這部大陸的知識型節目,當時節目裡的主講者正在探討他對商鞅變法的見解。正當我想把滑鼠點往其他主題的時候,他突然叫我停下來。

『怎…怎麼了嗎?』我問。

『先停一下,我想先觀察看看,他講商鞅變法這個主題,是不是有看到真正的重點所在。』

『喔?那…商鞅變法的重點是…?』我眼睛望向這位飽讀群書的博學朋友,殷切等待他的高見。

『四個字,愚∼民∼政∼策!』





















聽完他的“高見”,魚丸哥內心產生的OS是︰『靠∼,我滿懷期待聽你的高論,結果你告訴我的卻是這種“普通常識”?』

當時,我心裡也不禁產生一個好大的問號。

如果說,別人在同樣看商鞅變法這段歷史的時候,沒有提到“愚民政策”這四個字的話,是不是他就認為對方沒有看到他自已認知的重點?

那麼,為什麼別人非得一定要跟他的看法或者跟他切入的角度一樣,才叫作“有看到重點”呢?

不只如此,我這位博學朋友本身是熱愛紅樓夢的“紅學”愛好者,在紅學的領域裡也常常見他批評他所不認同學派的紅學學者切入的角度有多麼不對,有多麼不好…等等。

礙於魚丸哥本身國學常識嚴重缺乏,實在完全聽不懂他在講什麼,只能頻頻點頭去附和他,給人家一點面子。

但也十分懷疑,照理來說,其他學派的知名學者想必都有非常豐富的涵養和國學造詣,只不過人家的觀點跟你所切入的點有所不同就大加抨擊,你真的有比人家有學問嗎老哥?

也許,在博學哥的邏輯裡面,跟他看法一樣的才叫作有腦,跟他不一樣的就是腦殘吧﹙汗顏﹚………

不過,很少人知道的是,其實博學哥對於兩性關係的造詣和實戰能力,才真的是驚為天人…





有次一群人閒聊到某些同事以前一起去參加公司聯誼這件事情,還記得博學哥不改他的博學本色,意氣風發地對著眾人發表高見。

他講的內容大意是,像那種聯誼的形式,可以的話最好不要去。因為同場聯誼裡面有其他職業別的人也會去,而我們在那裡面是屬於薪資水平式相對較低的一個族群,聯誼還沒開始就已經被女生們給淘汰了,何必去那種地方自討苦吃?

其實我也覺得很多時候,如果覺得戰場對自己不利,不去自投羅網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只是讓魚丸哥感到納悶的是,每次都只考慮到$$這個因素,感到苗頭不對就直接放棄,這點我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對勁。

幾年前曾經看過某個電視節目,內容是一群台灣郎組團到國外與外國女生展開相親聯誼的活動。

讓魚丸哥印象深刻的是,這群台灣郎裡面有不乏是工廠負責人或者是創業有成之人,也就是一般普羅大眾認定的“勝利組”,在台灣卻面臨找不到另一半的窘境。

或許你會覺得,這些成功人士是不是因為擇偶標準太高,非模特兒等級又高收入的女生不娶?但節目才剛開始沒多久,女主持人問其中這群台灣郎一個問題後,我才開始覺得自己好像了解了些什麼…

當時女主持人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你們會特地出國想要來參加這個活動呢?』其中一個台灣郎講了一個我覺得很妙的回應,他反問女主持人︰『假設換成是妳的話,妳會喜歡我們嗎?』我記得當時女主持人露出了一臉尷尬的笑容,然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位台灣郎的回應讓魚丸哥陷入了一陣沉思。以男追女的學問來說,到底是你這個“人”本身讓女生覺得跟你在一起“有戲”比較重要,還是就如博學哥所言,只要搞好金錢這個因素,其他自然就水到渠成?

如果博學哥的“金錢至上”論是對的話,為什麼會有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無論付出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買花送禮寫詩又修電腦,最後卻還是得不到心儀女性的芳心呢?

甚至乎我還可以列舉與博學哥同公司的員工,至少有三、四對以上戀愛結婚的伴侶是男生職位和收入皆比女生還低的例子,不知道我們飽覽群書的博學哥又會有什麼樣的高見來解釋這些現象?想必他的理由離不開因為男生是帥哥,或是其實是因為男生家裡有錢…等等。

而且我還會覺得,把女生當成是一種電腦程式或是商品,只要輸入符合門檻的金額條件,就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這根本就是嚴重歧視女性的一種偏見。

那麼,博學哥在兩性關係上的實踐能力如何呢?這也許可以從某次我們一起去南港看電影的例子來略知一二………

那天除了博學哥和我以外,還有一個仰慕博學哥的小跟班也在場。我們那天看完電影後,順道在附近的餐館裡面用餐,前來服務我們的是一個長相清秀可愛的小女生。

當服務生走掉了以後,我發覺博學哥和他的小跟班好像在得意什麼,兩個人看著手機不約而同地發出詭異又猥瑣的笑容,不知道暗地裡在謀劃些什麼。

魚丸哥於是靠近他們一看,唉,原來是他們兩個人從女服務員的名牌上把人家的姓名記了下來,輸入臉書的搜尋功能找到對方的臉書頁面,把該名女服務員放在臉書上的照片品頭論足一番。

看到他們倆得意又滿足的笑容,我也不方便說些什麼。

以我自己來講的話,魚丸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對兩性關係上的經營是完全一竅不通。所以,在過去我透過許多管道學習了不少的相關知識,並且放膽出去實踐。







當然,夜路走多了,也是會被在路上被認識的朋友給撞見,比如說是下面這張圖片…


甚至是,還被同事從後面偷拍的也有…


也許是運氣很好的關係,有好幾次魚丸哥達成了當天認識女生就願意跟我單獨逛街吃飯的紀錄。當然,更多的經驗是曾經有女生用很瞎的理由來拒絕我,最極端的還甚至明確的告訴我,我不是她的菜。

雖然很不甘心,但是透過這些經驗,也讓自己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條件和水平跟一般的男性相較之下,我應該是連平均的那條水平線都達不到,所以才會總是屢戰屢敗。

不過你們千萬不要誤會,魚丸哥的這個博學朋友確實是個有料之士,因為飽覽群書的關係,他跟別人聊天時的談話濃度是絕對比起一般人還要高出許多。

其實魚丸哥只是對於他發言的那種“只有我才對,你們都不懂”的霸王態勢很感冒以外,平常在生活上如果有遇到什麼問題,我也是很樂於向他請教。

平心而論,如果博學哥不被他那自以為是的“金錢至上”論給障蔽了視野的話,在兩性關係的戰場上,他其實是絕對比我還要更有市場,因為我相信不少女生會很吃他講話時很有自信的那一套。



每個人看書的目的都不盡相同,但如果看很多書後讓自己變得自認為高人一等,或者像博學哥那樣,成為看到什麼都不順眼,看到什麼都不覺得佩服的“知識型酸民”的話則不足取。

各位像魚丸哥一樣愛書成癡的朋友們,不可不慎啊∼∼∼!
     
      
舊 2017-07-01, 12:36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ng20529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