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林清華
我的年紀應該跟你差不多,但我讀國中時學校有用智力測驗做分班的依據,但不是能力分班,而是S型常態分班
比方一個年級有10班,智力測驗分數最高的分在1班,第2名在2班,第10名在10班,第11名也在10班,第12名在9班,以此類推,這是當時聽學校老師說的
|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你們學校沒在分好壞班,是平均分班?真好奇台灣國中教育什麼時候開始這樣正常化
引用:
作者dragoncat
原來是私立的才考智力測驗
公立國中不會八點才放學
放牛班是普通班
我國一常態分班,國二看成績編到升學班
國三開學時,二班升學班前後半段對換
我那班是同年級最精銳的一班,基本上戰力十足
不過我知道我實力不足(英文差),也無心想考高中
當時就打算唸高職或國立五專
在那種班級壓力很大
成績差的好像是被歧視的
我們常換座位,一班約50人(7*7)
成績好的坐中間三排,再來是中間左右那二排
最差的就坐窗邊,也就是黑板視角最差
我都坐在中間三排以外四排換來換去
這不是岐視?
所以對這位導師實在很不屑
但就我所知,我班考上第一志願高中的不少
但之後沒人上台大,最強的是是台師大和成大
我國中女同學好幾個後來都當老師
當時師大、師院是鐵飯碗保證
參考書也有在用,我數學就用無敵的
光看那薄薄課本,聯考不趴才怪
我國二、三沒在補習,鄉下沒幾锢人會去補習吧 
...
|
你搞錯囉,我說的是現在一般附資優班的公立小學,老師會挑每班前十名去參加智力測驗,挑出資優者上資優班
你在好班還這樣,城鄉差距真是有點大,我有朋友住紅樹林還淡水,也是說他們那邊國中升學率差,家長們都很煩惱。
台灣教改東改西改改了一二十年,你說的歧視狀況也是他們想改善的重點,大家都有過那種被歧視的不好受心態和壓力,即使我一路求學順利也能感受到。不過如果家長和整個社會心態不改變,教改改到翻掉也沒用,只會不停被抱怨
私立高中通常有名的升學率都不錯,我們住家附近超多人讀東山,除了學費校車費不便宜,他們老師和學校很盡責,會想盡辦法留學生在學校乖乖讀書,被校方發現談戀愛還會被退學
他們一年級好像有十幾班,光校車就六十個路線(應該包含國中部),老師們也都很有壓力吧,畢竟家長都花大筆學費送去的,晚間假日很多自習,簡直連上補習班都沒時間。私立學校應該都類似狀況,因為都是重視學業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