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LYFLY3
我個人的認知,同性戀是可以透過後天的教育去做“養成”的,因此我個人“很反對”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透過各種潛移默化的手段或教材,呈現“同性戀”很潮很流行很時尚、是一個值得的選擇這樣的概念,尤其前面提過的“兩個國王”這類的手法。
臺灣在地的FB介面的同性戀發聲管道媒體(男同性戀類),就是在玩這類手法。
“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格養成階段很重要,“不應該”在這個階段把“同性戀”描述成就好像就是“普世價值”一樣的理所當然,來教育學生。
當然,上了高中/職階段的兩性教育,描述“同性戀”是人類在成長過程,後天的性向選擇之一,這樣我倒覺得OK,可以有討論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