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地獄貓
即便是"防禦戰機",IDF仍然有視距外作戰能力與對地攻擊的能量...
當年聽說想買一個中隊的AV8B,後來不了了之,
而從現在的情勢來看,當年沒買AV8B的決定是對的,
就算跑道被毀,就算AV8B能垂降,又能對眼下的對岸空軍造成什麼威脅... 
|
說沒有"視距外作戰能力"是比較扯.....
優點很多,
但是買的到新車,當然先買新車.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hS.W.S...697693000444428
媒體報導美國有意出售除役的獵鷹式 (Harrier) 戰機,以提供我一定程度之短場起飛垂直降落(STOVL)戰機能力,同時也有報導稱民進黨亦有意以獲得關鍵技術為條件、從2019年起引進該機。
首先,雖然嚴格來說整個事情八字還沒一撇,但標的機型應是指美軍陸戰隊所使用的AV-8B Harrier II Plus 之最終改良型,裝有AN/APG-65射控雷達、FLIR前視紅外線儀及廣角HUD抬頭顯示器,並可攜載發射AIM-120C中程空對空飛彈、AGM-84魚叉空對艦飛彈與、、AGM-65小牛空對地飛彈及JDAM衛星導引彈械等武器,現在仍在進行更新電戰裝備,並與Link-16鏈路系統、多訊息格式終端機、第四代Litening 標示匣艙之整合,同時讓該機型得以使用AIM-9X、GBU-54等新型空射武器。
AV-8B獵鷹雖然僅具次音速飛行性能,但因其推重比相當高(淨構型時超過1.10,攜載4枚AIM-9與全內載燃料時約0.97)、翼面負重率較低,所以持續迴轉率、瞬間迴轉率及單位剩餘功率(SEP)數值都不差,結構設計過載也可達7.6G,空戰性能應該還不錯 (網路上有相當詳盡的飛行包綫圖可供參考)。而在獲得APG-65雷達(有效偵測距離約110公里) 與發射AIM-120中程空對空飛彈(射程約70公里)能力後,其視距外接戰能力更不可小覷。
該機對空作戰時的續航性能對臺海而言亦應敷需要。在執行攔截任務時(全內載燃料+4枚AIM-9,30000英尺高度)作戰半徑可達700公里; 而戰鬥巡邏(同樣載重構型與高度,巡邏區距離基地150海浬)時可在巡邏區滯留達90分鐘!
短場起飛性能自然是AV-8B的強項。在前述載重構型,於臺灣這種典型亞熱帶溫濕度起飛時僅需約200公尺的跑道,爬升到15公尺高度(超越起飛區障礙)也僅需約500公尺距離。即便是對地攻擊掛載 (12枚500磅炸彈,總起飛重量28350磅) 時所需跑道也還不到400公尺! 相較於我國目前所使用的傳統起降戰機,的確有顯著優勢。
AV-8B Harrier II Plus 較基本型略重,機鼻(雷達整流罩)導生阻力也較高,但性能與前述者相差不大。整體而言,該機雖然不具有F-16檔次的運動性能或整體戰力,但做為一架具有短場起降能力(從而具有遠比F-16等傳統起降機型為高之存活率與外場作業能力)的戰機,卻已是饒富軍事(戰術暨戰略)價值。
蓋對臺海作戰而言,保存空軍戰力之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爭奪制空權,而也包括保持一定程度的對地對海作戰(阻絕打擊、密接支援)能力。在這方面,獵鷹機亦是性能卓綽: 攜載12枚500磅炸彈執行密接支援任務(無副油箱、5000英尺高度滯空待機1小時)作戰半徑為160公里; 攜載7枚500磅炸彈(相當於2枚空射魚叉飛彈的重量與外掛阻力)執行密接支援任務時作戰半徑則可達585公里,相當於臺北到寧波(共軍東海艦隊基地)的距離!是以,擁有如此(存活率高、具相當對空、反登陸戰力)之能力對我國而言絕對是有正面、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