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 KAP
哇...專家出現了,好多專有名詞喔
不過240Hz這個應該算面板製程的問題吧?
像目前來說4K面板好像只有到120Hz
還無法跟成熟的1080P 240Hz面板比動態解析度
展出的8K面板我猜就跟當初4K面板剛出來時一樣只有60Hz
所以240Hz面板這個真的不能強求,也不是主流
有時候覺得顯示器的進展很多都是看廠商找出什麼噱頭
然後消費者又買單的話,科技就會往那邊偏移
例如4K LCD TV出現,1080P的PDP、OLED就很難競爭
但是NeoPDP那超高動態解析度可是無人能比的優秀
之後HDR技術出現,某種程度上又能靠1000尼特以上的亮度打壓OLED
|
根據在某業界打滾的經驗
高對比和動態解析度沒辦法吸引大多數end user
反而是高靜態解析度(可以數汗毛)和差補frame技術(噁心的滑順感)會第一時間讓客戶有購物衝動
LCD有的限制,實際上OLED和PDP都會碰到, 特別是Array部分的, 甚至PDP還會更慘
(PDP被淘汰是理所當然, 光是那個精美的驅動電壓就可以放生,高驅動電壓影射的就是高價位, 而實際上靜態解析度也因為高電壓而無法拉升, 擺台43吋的4K LCD電視和43吋的PDP, 大多數客戶都會選擇4K LCD)
話說240Hz 算是可以成為主流的商品, 應該到時候看看240Hz和8K的戰爭最後會演到什麼程度
我想, 8K在較低尺寸產品(75吋以下)裡面應該會掙扎個四五年甚至無法真正量產, 畢竟那個frame rate拉不上去以及橫線flicker問題就可以搞上一長段時間了, 而這個尺寸裡面, 8K和4K對人的影像辨識率來說應該是相差無幾, 但是在影像的流暢度上面,可能兩年後的4K還是可以屌打8K
附帶一提的是, 實際上LCD供應商的利基型產品目前約略是在60-47吋間, 受限於客戶的房間大小問題; 43吋太小, 75吋則是太大(房間可能要有5-6米的深度才能放, 考慮到沙發, 音響配置, 以及平日觀看不要爆框); 至於85吋則是不太可能普及化的產品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