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簡單來說就是學國外社區住宅的作法
宅住區、校園區、商業區的車位不夠,又沒有空間蓋停車場時
就把這一整區都畫成寧靜區
這樣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把道路兩邊的空間變成停車位,讓中間道路縮小
路變的窄小了,那車輛經過時自然就必須放慢速度,特別是兩邊要會車時,必須把車速放的很慢很慢
藉由道路設計半強迫地讓駕駛把車速減到30公里以下
然後同改善停車位不足與行人安全問題
也算是一石二鳥的作法
但會不會成為寧靜區呢?
我認為現況來看是不會
因為台灣跟國外有個非常大的不同
那就是機車密度高很多
而機車跟汽車不一樣
機車引擎轉速高很多,又不像汽車有引擎蓋把聲音給悶住
所以就算機車車速不快,噪音也依然很大,特別是年輕人又愛改管
所以只要有機車進入寧靜區,就算是30KM以下,也還是很吵
而且由於機車體積小,道路窄小對降低機車速度的效果也比較小
以上純就事論事
沒有挑撥機車黨的意思
我自已平常去買菜也都是騎機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