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abio
*停權中*
 
Fab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引用:
作者lct0221
其實我會建議買個小麥克風插上智慧型手機坐在黃帝位上掃下200以上的頻率,再來看看哪個頻段需要處理。
嗡嗡就是低頻駐波需要低頻陷阱來處理;空間有中高頻殘響是好的就是所謂的堂音(吧?),居家空間最好是1~1.5秒,演奏廳一般是2~4秒,空間小殘響太多會不舒服但是有一些是會有出汁的感覺。

講究科學的可以買專業的吸音品牌,吸音的測試數據都會附上,也會美觀多了,但就是貴,Auralex跟Vicoustic都不錯,其實也是同家公司代理的,代理商還有翻譯了一本國外的空間聲學專書,有興趣的可以買來看看

智慧手機用的小麥克風?好像太搞肛了XD
我是覺得直接指定產生頻率,聽哪段自己聽了最"礙憂",處理自己討厭的那段應該比較實際
WAVE產生器網上好像很好找

不同位置也是會有不同頻率的駐波,喬位置的時後就得要留意
是說
殘響要剛好是"好的",機率可能很低,而且有些曲子可能不適合再增加額外的殘響
不如就交給錄音就好,他有什麼就盡量貼近,沒有的不要自己加
比如說:教堂中錄音殘響1.5秒,家裡再多1秒,那到底在聽什麼?XD

至於吸音棉品牌,我個人是覺得賣的是美觀
PU發泡或是其他泡棉
發泡密度,厚度,材質本質,外型來去就是那幾樣
品牌的外型好看,顏色漂亮,但你需要的外型可能別的便宜的也有

材質方面,以PU發泡來說好了
常見的不是聚酯就是聚醚,通常不會拿PCL或是PC型,太貴了
反正關鍵的特徵就是:PU結構中有軟硬段,軟段提供Q彈特性,硬段提供高強度節點
其他泡棉要跟PU比,可能沒辦法兼顧他的特性
如果都是PU發泡,在吸音應用上,差異有限

孔隙度(發泡密度)是很好控制的,不會控的也別跟人家做發泡了XD
厚度看需求做選擇

當然啦
房間還是要好看才行
但要我接受小小一片上千塊錢,還是讓他去賺別人的錢吧
畢竟我是個每天都在做PU的人
舊 2017-02-22, 07:25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bi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