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yougenmi
這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是覺得整條路整體性不足
才會讓用路人覺得危險
如果整條路段都是
1/2的內圈柏油路
1/2的外圈水泥地
那就算了
問題是它是有的路段很完整
有的路段就是上述所說的問題
這明顯就是人為的問題
只鋪1/2的內圈柏油路
分明只以汽車用路人的角度思考
完全不顧機車用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其實我昨天已經去電桃園的市公處了
他們也說會儘快處理
希望不會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傷亡
|
1. 瞭解一下鋼性路面與柔性路面的差異
2. 瞭解一下彎道前中後 . 輪胎對地面的刨削能耐
3. 抓路寬1/2進行道路工程 . 是考量路仍可通行的工程規劃方法
道路使用者有其使用立場 . 握有十足對道路品質評論的權力 .....
道路工程人員有工程立場 . 他只有專業及一雙手 . 不具球員兼裁判資格 .....
權力是否該凌駕專業 抑或 專業凌駕權力 .... 我想都不應該是如此的鴨霸 . 不可誰凌駕誰
權力應與專業諧和共處 . 也就是需與能的共構關係
人民應慎用自我權力 ; 如同工程人應慎用其專業
莫不 . 將發生民粹跋扈與專業不受尊敬 ..... 付出代價由全民給出
因我懂這個道理 . 在我見任何工程不良時 . 我不會依個人直接感覺做判斷 . 亦不率性行使我的公民監督權
我會先問 ~ 為什麼工程怎麼做這樣 ??
再來判斷我的公民監督權該不該出發 ......... 也就是脫離直接主觀 . 進入客觀 . 事實上是同理心判斷技術
怎麼判斷也是責任 <= 在監督權力行使之前
我的方式 . 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