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yot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6
文章: 23
引用:
作者ycli6921
司機情緒不穩
司機精神不濟
司機藝高人膽大
想要更多休息時間就要靠開快車爭取
旅遊行程就是排這麼緊 或是中間有耽誤 但還是得按表回台北
......

不是當事人我也不曉得為甚麼快車過彎
但如果是制度讓司機變得好開快車 那這個制度也有問題
很多人都認同台灣有很多駕駛習慣不良的駕駛,那也全怪制度嗎

不過還是得先釐清司機是否過勞
引用:
作者orea2004
結構強度跟輔助系統根本就是兩碼子事
電子輔助是避免意外發生。
結構強度是意外發生後保護乘員的最後一道防線。
即使有電子輔助裝置,結構強度還是有必要的。
至於台灣車體結構沒問題這件事.........看個這個事故......一點都不覺得沒問題。
看VOVOL翻滾測試。
一路滾完,車頂大致完好。
我認為車體廠可以繼續做。
可以不一定要買成車。
但車體廠的設計必須經過實際翻滾跟撞擊測試。
然後每台車在結構完成後都必須要以卡車運送到簡易機構驗證是否與當初做實測的設計吻合。
完成結構檢驗後才能上外殼跟內裝。
全車完成後再去做監理方面的檢驗領牌。
除了是否能達標以外,實車測試就是成本很高吧,會要攤到車子的售價
舊 2017-02-15, 11:18 AM #3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yot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