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人生現在才開始
如果淨利50%的話
一天至少要賣100份才能COVER店租
(當然特地擺攤就不會想打平就好...)
所以這種商品 日售百份以上 難度高嗎? 
|
高唷 ............. 台灣除了財閥及少數特例與官商共構 . 尋常百姓升斗小民的錢哪有好賺的 ??
現在時機差 . 連賣789(酒)+手排店+管樂器的生意都難幹哩
每晚無客人 . 躲在被窩餓著肚皮流著眼淚 . 高歌 ~ 何日君再來
以前時機好是唱 ~
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差多少 ??
那9塊是帶骨排骨 . 肉要多要嫩要油要好咬要碎骨不刺嘴巴 . 市場買可不便宜 . 還得指定部位指定切割哩 . 可能也得找肉商配合 . 與適合做家常湯的不一樣
若是使用更低階的排骨 . 如麵攤金針苦瓜排骨湯那種一碗50元 . 通常就是3~4塊骨頭而已 . 管它有肉沒肉刺不刺嘴巴
還有賣一碗排骨湯70~80的 . 我是從沒見過有誰吹它貴的
又排骨酥其次物料成本首推油與瓦斯 .... 油要換 . 爐火得恆開管控大小 . 這兩樣東西都在漲 . 摔不回去了
以及昂價攤租 . 攤車 . 機具 . 包裝 . 運輸 . 人力耗損 . 健康耗損 . 有價烹調知識 . 天時地利 . 大鍋油危險 .....
包括未來可能發生
制式社會觀念所要求的發票稅賦 . 濾煙設備 . 種種名目的罰金保護費 ... 等
看得見的成本 + 看不見的成本 . 東加西扣 ~ 9塊排骨酥100塊 . 似乎不是賺 . 還冒很大風險
不小心謹慎努力眼光看準點 . 絕對賠 .........
更糟的是 ..... 印象中有好幾個年天公不賞臉 . 雨是初一到初五下過年
再怎麼努力謹慎小心計劃 . 天要人賠 . 不得不賠呀
別論賣高成本的排骨酥 .......
地瓜便宜 . 煤炭便宜 . 爐具可拿汽油桶以砂輪機擦一擦 . DIY成形不用錢 . 技術低階 ..... 擺一攤烤地瓜就知道了
我想本討論串的焦點應放在三峽老街年節攤租怎麼這麼高 ??
我認為若主事者有心推廣當地觀光 . 應以老街風采為主體 . 攤商為吸納人潮的策略 . 包括將攤商視為老街舊時商業景況的
模擬展示
允許攤商進駐不以租金獲取為經營目的 ...... 也就是說 . 考量主軸不該是絕對商業 . 應是
文化
畢竟三峽是北台灣先民們的交通樞紐 . 新竹區域的竹東 . 橫山 . 芎林 . 北埔 . 峨眉 . 湖口 . 關西 . 新埔 . 尖石 . 五峰 . 桃園的龍潭大溪
多少的茶米 . 鹽醬 . 腦油 . 雞鴨 . 牛豬 . 金屬件 .... 是一根扁擔翻山越嶺到大溪下擔 . 途經三峽船運到台北往來的
經濟自由主義通過資本觀念的詮釋 . 在本討論串很可以看到
資本主義的本質 ~ 從上而下的掠奪 + 消費者與攤家的鬥爭
高額租金造就社會總益縮減並向上集中 . 一個吃肉的在看兩個喝湯的搶肉末骨頭
消費者鬥贏了 . 9塊排骨酥便宜了幾十元 .... 請教 ~ 我們贏得了啥東西 ??
攤商在租主面前輸了一次 . 後則又輸給消費者 = 雙輸 . 這教人家怎麼活呀 ??
那麼老街的文化目的在哪裡 ?? 人對事物的關懷又在哪裡 ??
文化觀光確實能吸引錢潮 ....
不過攤租這麼高 . 恐怕主事者分不清文化財哪些是該賺的 . 又哪些不該賺的
而消費者以私己為衡量本位 . 恐無法進入事件核心
至於攤販 <= 它是社會資源 抑或 社會之瘤 ; 該引用 抑或 丟棄
就看社會人怎麼想怎麼做了 ..... 它該是怎樣的東西 . 經由整體社會決定
在此社會產物觀念大前提之下 . 攤商如何不由攤商自個兒決定 . 其需社會的支撐或支撐的反向
決定者 = 你我他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