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42章經
都說大家都會保持安全心理距離了
那麼
那些在狹窄手扶梯上勇往直前,摩肩擦踵,推擠接觸,左彎右拐,不斷「借過」來「借過」去的勇士們
他們有沒有想過
他們也在不斷冒犯他人的「安全心理距離」呢?
當我旁邊站定一個陌生人時,除非對方過動兒,否則雙方不會有肢體接觸,相安無事
當我旁邊一個陌生人通過時,通常我若不移動或側身,雙方接觸在所難免...
請恕在下說一句
我認為後者讓我比較不舒服...
|
那你怎麼不想你站的位置是否侵犯他人心理安全距離?
此外 通常是靜態的 才有心理安全距離
你逛街時 會有心理安全距離?
那你直說你有人潮恐懼症即可
就算不說心理安全距離 為了避免我肚子頂到 包包碰到 甚至為了腳可以踩高一階
我都會距離前人一格到兩格電扶梯踏板
至於移動的倒是不會介意
引用:
作者AndyCandy
不需要什麼理想方案,通通乖乖站好就對了。
電扶梯本來就不是設計用來行走的,除非有特殊狀況需要快速疏散。
如果真的要用來行走,最基本就要比照旁邊的樓梯設置轉折平台做為防呆設計,
以免有人沒走好一路滾下去。
|
樓梯的平台不是防滾
而是為了省空間 以及降低坡度
電扶梯本身防滑還比樓梯好
目前電扶梯受傷也不是因為走路
受傷的反而都是靜止狀態
手扶梯沒有因為走路受傷的
比較容易上傷 反而是動靜轉換
例如本來在走路走到手扶梯停下來
或是手扶梯到底太晚起步
其他都是因為夾到卡到造成
所以更該檢討的是裙子 鞋帶 拖鞋等等
另外掀頭皮是因為捷運站爆滿 而非在電扶梯上走
受傷的也是靜止的
真正該做的是比照建物做總量管制
國外早就行之有年了
國內大概只有跨年在101與象山兩站有人在盯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