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dsmt
安慰劑效應,只是我自己的推測,但我覺得假治療也有效,就已經足夠證明。你上面只是在吹毛疵。還有明明就是德國官方單位大規模的實驗,你也要硬扯這個實驗不存在,很明顯你就是本身充滿偏見,這種偏見所下的結論,有何可信度?
美國實驗那句就是表明,真治療沒有實際療效,但也沒證明是安慰劑效應。至於有沒有安慰劑效應,事實上不是重點。
不管有沒有安慰劑效應,實驗就是「針炙療效不具統計上的意義,因此被認為是偽科學」。我不保證一定是對的,我只說有大規模實驗支持這樣的論點。
|
你所提及的實驗可信度低是因為你將「安慰劑效應」與該實驗研究並提,
我只是說該實驗並不是一個有效的「安慰劑效應」驗證實驗,
而
用無效實驗來驗證「安慰劑效應」的實驗之存在可信度極低。
因為想說不會有人會將無效的「安慰劑效應」驗證實驗發表,
並在其內文中明顯表明「某治療」是「安慰劑效應」。
--------------------------------------------------
美國研究內文中的假治療是模擬針灸治療。
至於美國研究內文中那句不是表明真治療沒有實際療效,
只是表明該實驗不能用來驗證針灸或美國研究的模擬針灸方法是否提供「生理上重要的刺激」、「安慰劑效應」或「非特異性效應」。
--------------------------------------------------
至於德國研究,
丟個維基百科網址讓人慢慢找文章真的很麻煩,
你有沒有真的看過該網址的維基百科和參考文獻之內容?
在參考文獻裡面能看到實驗數據結果之文獻只有以下兩篇:
References:
13. Gemeinsamer Bundesausschuss (2007-09-27). Zusammenfassender Bericht des Unterausschusses 'Ärztliche Behandlung' des Gemeinsamen Bundesausschusses über die Bewertung gemäß §135 Abs.1 SGB V der Körperakupunktur mit Nadeln ohne elektrische Stimulation beichronischen Kopfschmerzen, chronischen LWS-Schmerzen, chronischen Schmerzen bei Osteoarthritis [Summary report of the subcommittee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Federal Joint Committee on the assessment pursuant to § 135 SGB V, Section 1 of the body acupuncture with needles withou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headache, chronic lumbar pain, chronic pain associated with osteoarthritis] (PDF) (in German). pp. 1–527. Retrieved 2013-11-30.
https://www.g-ba.de/downloads/40-26...-Akupunktur.pdf
14. Endres, Heinz G.; Diener, Hans-Christoph; Maier, Christoph; Böwing, Gabriele; et al. (2007). "Akupunktur bei chronischen Kopfschmerzen"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headache]. Deutsches Ärzteblatt (in German). 104 (3): A–114, B–105, C–101.
http://www.aerzteblatt.de/archiv/54176/
從上面兩篇德國研究文獻內文中的數據和結論來看,
不論德國研究或美國研究中都沒有提及並支持「針炙療效不具統計上的意義,因此被認為是偽科學」這樣的論點。
實驗數據結果也大多是「針灸治療」或「假針灸治療方法」比「一般治療」較有效或持平,
亦均無法驗證「針炙治療」是「安慰劑效應」。
--------------------------------------------------
德國研究網址中維基百科有
提到某實驗的結果明顯表明針灸和假針灸都是安慰劑效應,
那是
「The Times」(《泰晤士報》,昔譯《太晤士報》,又稱《倫敦時報》,英國報紙媒體)的健康編輯尼格爾·霍克斯(Nigel Hawkes)寫的。
原來你所提及的某實驗(說「針炙治療」是「安慰劑效應」)是英國媒體編輯研究?
那個實驗結果在「NHS Choices」中有評論該研究的相關新聞:
該研究的由來:
該研究由雷根斯堡大學,馬普爾堡大學,波鴻魯爾大學和德國臨床針灸與研究中心的Michael Haake博士及其同事進行。
該研究獲得德國公共健康保險公司的資助,並發表在同行評議的醫學雜誌「內科醫學檔案」中。
該研究的實驗:
其是一個雙盲隨機對照試驗,比較真、假針灸與常規治療慢性下背痛患者。
這項多中心試驗涉及1,162名患有慢性背痛超過6個月(平均時間8年),沒有以前的針灸治療的患者。
在340個不同的門診設置的醫生進行針灸。
患者接受10次30分鐘的治療,每週兩次,如果需要,另外再治療5次:
真針灸(根據中國方法插入正確的位置和正確的深度)
假針灸(避免正確的點和僅表面針插入),或
基於指南的常規治療(與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會談,包括抗炎或其他藥物達到推薦劑量)。
在六週,三個月和六個月進行電話訪談以確定對治療的反應。
患者和訪談人員都不知道患者接受了哪種治療。
該研究的結果:
在6個月的隨訪中,真正的針灸組47.6%的人對治療有反應,報告疼痛明顯減輕。
在假針灸組中,44.2%的反應,在常規治療組中,27.4%的反應。
任何組之間治療的不良副作用的比率沒有差異。
該研究人員從這些結果中得出的解釋: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針灸優於常規治療,大約是反應率的兩倍。
這是真實的或假的針灸使用的情況。
他們說,這表明強調學習中國傳統穴位可能是不必要的。
他們得出結論,針灸給”一種強大的治療替代...常規治療“。
NHS Knowledge Service對這項研究的解釋:
這項試驗似乎支持針灸作為慢性下背痛的有效替代療法的作用。
解釋結論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該研究由許多不同的從業者在多個不同的治療中心進行; 因此,給予的治療,特別是在常規治療組中,可能在患者之間變化。
本研究僅考慮慢性機械下背痛患者; 它沒有檢查有脊柱骨折,過去脊柱手術或與其他醫療條件相關的疼痛的人。
它只檢查了6個月後治療的效果,而不是延長的時間。 目前尚不清楚所看到的好處是否持續了較長時間。
這項研究中的患者知道他們參與了針灸的試驗,並且在研究結束後所有人都將接受針灸。 由於患者自願參加研究本身,他們可能在開始時對針灸有積極的態度,並且可能更有可能將治療視為成功。
雖然進行了盲法,但不清楚常規組中的那些人如何不知道他們沒有接受針灸。
在本研究之前接受針灸的人不包括在內,因此參與者是常規治療以前沒有工作過的慢性背痛患者。 安慰劑效應可能對那些響應針灸的人發揮一些作用。
這項研究強調需要進一步檢查使用針灸慢性背痛。
重要的是,嘗試通過安慰劑效應(不能歸因於治療的感覺到的健康改善)分離實際治療效果。
這些信息將有助於指導特定針灸技術的使用。
附註:
德國研究:
In September 2007, NHS Choices commented on the news surrounding the study and said that "this trial seems to support the role of acupuncture a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chronic lower back pain" but that "it will be important to try to tease apart the real treatment effects from those that occur through the placebo effect".[19]
Nigel Hawkes, health editor of The Times, wrote that the trials "suggest that both acupuncture and sham acupuncture act as powerful versions of the placebo effect."[27]
References:
19. "Acupuncture may ease back pain". NHS Choices. 2007-09-26. Retrieved November 2013. Check date values in: |access-date= (help)
http://www.nhs.uk/news/2007/Septemb...orbackpain.aspx
27. Hawkes, Nigel (2007-09-25). "Sticking needles in a bad back 'eases pain better than drugs'". The Times. Retrieved 2013-11-25.
http://www.thetimes.co.uk/tto/health/article1962379.e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