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Wiha 
				很簡單的 
你就把漢文版報紙主要就是以台語為基底,圖片拿出來 
有圖片,我道歉認輸 
沒圖片,你就是在幻想鬼扯,不願承認自己失言,只會貽笑大方 
 
------------------------- 
中文 
古時,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乙代表一 
現代,「乙個」「乙份」多為商業場合使用,如果用「一個」容易被人「一」字改成「十」「千」等等 
 
日文 
100年前,乙女代表處女,Virgo中文為處女座,日文為乙女座 
現代,「おとめ」改以漢字書寫成「乙女」,大約是跟蘿莉,御姐同時期的產物 
 
おと(をと)的意思是指年輕,而「こ」是男子,「め」是女子, 
故「おとこ」是年輕男子,「おとめ」就是年輕女子。 
「を」「お」是在日本中世後通用了,而「を」成為了助詞專用後,「おとめ」也就成了既定名詞了。 
「乙女」本來只有平假名おとめ,跟男「漢」(おとこ)對照, 
漢字是後人硬加上去的... 
			
		 | 
	
	
 
1.
都已經貼(link)過1921年的台灣漢文報紙的照片了阿。
請問你是到幾歲才知道台語有「文讀音」與「白話音」?還是到現在都不知道?
2.
乙女本來就有少女、處女的意思。
你就專挑處女來作文。
漢字還沒傳到日本之前,日本地上早就有kusa,而且人人都會念。
後來,漢字的「草」傳入日本,日本人接受漢字「草」而且把它讀成kusa。
日本先有漢字,然後再自創平假名、片假名。
「乙女」也一樣。(但整句應該不是從中國傳入。應是日本自創)
1873年出生的日本作家就有用「乙女」在他的創作上。
什麼「後人硬加上去的」,不要亂講。
日本也是很早就有「少女」、「處女」的用詞,從「乙女」到「少女」、「處女」,
也許是為了因應社會風氣的轉變?
3.
我寫'賴和的「創」作',你還是拿他一首詩來起銅。就算我寫'賴和的「詩」作',也不代表
你可以只拿一首詩來起銅阿。
賴和的<<鬥鬧熱>>就是把台語「白話音」包入的創作。<<一桿稱仔>> 包的更多。
日本作家算是第一批爭脫古典漢文束縛的先鋒,賴和也想走這條路,如此而已。
人許賴和是台語、日語雙聲帶,但是我認為賴和是台語「文讀音」、台語「白話音」、日語三聲帶。
賴和拓展了漢文的領域,賴和是台灣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