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老飛俠
Senior Member
 
老飛俠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34
引用:
作者Earstorm-2
這是一個"調整性"的問題, 什麼時候把相對的比重放在什麼地方(部門).

我進入一間公司是業務身分, 但很快的轉入技術(比常人上班花上許多倍的時間與實戰).
過沒多久發現要掌控進度, 我學會了專案管理, 後來考執照去堵某些人的嘴(譬如嗆聲幾梯).
曉得客戶要什麼, 能對應研發現在卡在哪裡以及正在做什麼事情, 什麼時候要補齊什麼資料.
簡單說: 在適合的時間去拿到需要的資訊給彼此確認, 同時避免被呼弄(不專業就會被騙).

S.O.P. 還不是萬能的...

老實說, 投資技術比較好, 不是說業務不重要, 而是那個不夠踏實, 特別是客戶也很專業.
業務其實可以更簡化為"有足夠技術理解力去達成溝通及確認"的功能, 而不是傳統的"行銷."

未來資訊管道多, 很多"行銷"就是網站資料讓彼此更快進入狀況, 只是人的理解力不同.
如何去協調外部的資訊以及偕同內部研發與造機, ...


其實業務、RD、工廠之間配合模式本來就需要互相調整,不是誰比誰大的問題,不過我看到的例子是往業務傾斜的居多,
而且程度是會逐步惡化的。
所以覺得以前軍中參謀總長要三軍輪調是有他的道理的,因為同一個領域的人掌握太久,身邊都是同樣一種邏輯的人時,
往往覺得自己重視的才是王道,其他的都不重要,然後提拔、找的人也都是同類,就更助長失衡的情形。
研發和工廠生產部門之間比較常出現人員互相流動的情形(研發做一做改往生產發展,或是在現場磨練一陣子後,
回到研發單位),但是業務和技術人員之間比較像平行線。

其實我十幾年前跟同事聊天時曾經提過一個想法,就是研發人員應該定時輪調marketing單位,我覺得這樣子一方面讓研發人員了解外界需求,
避免太過工程師本位閉門造車;另一方面讓marketing部門有技術人員參與,知道技術上的限制在哪裡,比較不會產生太天馬行空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看!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舊 2016-12-25, 04:25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飛俠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