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zarconlony1
*停權中*
 
lzarconlony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15
您的住址: 金一十大女支三
文章: 1,282
引用:
作者dkjfso
或許個人的辯論改變不了什麼
不如多看一些論述


作者:Okinafa Chen
反同婚的人是真的覺得自己很可憐、被壓迫,對他們來說婚姻制度就是一男一女,幸福家庭就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秩序,為什麼要去改變呢,為什麼要為了少數人改變呢,為什麼反對還要被譴責、被討厭呢。我相信他們的確感受到恐慌、害怕,我也絕對相信那些擔心的憤怒、眼淚會是真的。

我也知道對於大部分的小孩而言,都會期待自己有一個爸爸、媽媽,因為當大部分的人都有的時候,自己沒有,就會覺得自己少了些什麼。於是我們會道德譴責未婚生子的女人,社會許多對於非婚生子女的歧視,在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也常被貼上童年遺憾的標籤,認為他們沒有在最好的情況下生下小孩,也沒有讓小孩在最好的環境下長大。

但這些遺憾,到底是怎麼來的,是我們一出生就需要爸爸、媽媽,還是是這個社會建構家庭的過程中,刻畫出的單一種幸福家庭的模樣,比較之下產生出來的遺憾?

當我們只有單一種期待的時候,就註定會有遺憾,社會認為小孩都需要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的時候,單親家庭、非婚生子女、父母離異的小孩就註定得接受這樣的遺憾,而這些遺憾早在同性婚姻、同性伴侶領養小孩之前就已經在發生。當多數人都認為異性戀、順性別才是正常的時候,自己的小孩向他出櫃,就註定會是一個遺憾。

但要是我們這個社會都有機會接觸、認識不同的樣貌,例如2004年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讓每個人從小就知道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知道家庭模樣本來就千變萬化,不是只有哪一種方式才叫正常,是不是就可以減少很多遺憾的發生?

反對同婚、甚至反對LGBT的這些人大多數都來自社會定義中的幸福家庭,甚至為了組織這樣的家庭,花了人生大半輩子在努力,要動搖那樣的家庭價值,對他們而言就像是告訴他們這輩子的努力都是錯的,為了孩子堅持在婚姻關係中所付出、所忍受的痛苦都白費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繼續堅持、捍衛那套價值不容質疑的結果,並非只會影響到同性婚姻的立法。當我們繼續的告訴這個社會,孩子都需要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才正常,不是自己親生的不會愛的時候,那些單親、非婚生子女、收養子女的家庭就得付出更多去證明自己在家庭功能上並沒有缺失,成長在這些家庭的小孩就得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期待,還得面對那些經由比較所累積出來的遺憾。繼續告訴大家同性戀是錯誤的、跨性別是非正常的,是不是就會有更多同志小孩在家庭環境中受到壓迫,必須假裝自己符合他們的期待(例如星期四被家人帶上街的那位不敢跟家人出櫃的同志),要不就得面臨著被逐出家門、家庭暴力的威脅。

反對同婚的人常拿那位來自同性戀家庭長大的澳洲女孩Millie Fontana的文章當作反對同性婚姻的攻擊素材,我絕對相信Millie Fontana對自己的成長感到遺憾,相信她的痛苦是真的,她是多麼的渴望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但在Millie Fontana的訪談中,她也提到過不只一次,自己的女同志母親經常需要努力的向外人證明她們也可以把小孩教好、也可以經營家庭,造成她在成長階段面臨很大的壓力。

這樣的壓力究竟是同性戀家庭本身的問題,還是社會對於同性配偶組成家庭、養育子女的諸多歧視造成的結果?

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通過同性婚姻、同性伴侶得以合法生養、收養子女,無論台灣要不要過關,世界上已經存在這樣的家庭模式,台灣也早就出現擁有小孩的同性伴侶,這是一個既存事實。我們應該試著讓每一種家庭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幸福、讓子女都能受到最好的照顧,而不是無視這個已存在的事實,告訴我繼續歧視那樣的家庭,有助於這些孩子的成長。



剛好這些內容證明一個觀點 多數同性戀或者性別錯置的成人 來自於不幸福家庭
也就是說 不幸福倒致不正常 而現在糟糕的不正常正打算舉者大旗合法化

之後就會出現:你看,同性戀是合法的! 這樣毫無厘頭的論述
     
      
舊 2016-11-21, 02:40 PM #5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zarconlony1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