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暴君T-103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8
我想每個政治人物都有他的個人風格

面對國會多數暴力時,面對黨意凌駕於民意時,更能表現出這個政治人物的原則跟堅持是什麼?

有些政治人物是比較有草根味的,他會用粗話與直接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他的意見

有的政治人物會選擇沉默的抗議,例如民進黨的林淑芬擔任召委時就拒絕出席,立法院投票時,我個人相信她也會投反對票,這是她的堅持

而時力的5位委員,基本上都是走理性,比較知識份子的路線

如果今天這情況,我是看到這5位時力的委員去霸佔主席台

前面有人擋住就推倒他,後面有人拉住也推倒他,佛擋殺佛、神擋殺神

那我只能說時力或許會獲得一時叫好

但同時也會流失一部份的民眾支持

那一邊作法會流失比較多? 我不做定論,大家心中自有一把尺

下次時力推出的參選人會有多少票數,就是大家看這把尺的時候

我認為日後

時力雖然會憤怒會譴責國會多數暴力,但仍然會不斷地以體制內的方式,以合法的方式去一再地表達自已意見

畢竟現在的國會,除了藍變綠,其餘就跟以前的國會一模一樣

最不缺的就是激憤,最缺乏的就是理性


老實說就我個人的觀感而言

看到只有5個席次的時力委員表達如今對民進黨執政後,無視程序多數暴力仍然在的情況,表達憤怒但又感到無力的那個畫面

跟如果看到時力5個委員不顧一切衝上主席臺霸佔主席臺的畫面

我覺的前者對民進黨的傷害是更大的

因為中間選民對時力的認同度,可能比民進黨所預估還要高很多很多

當選民對時力的同情,漸漸轉變為對民進黨的憤怒時

民進黨總有一天會成為下一個國民黨
舊 2016-10-30, 01:37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暴君T-10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