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VO-IV
1、農民多半是年長的、你要他們上PPT爆料?上網都不懂了還還上PTT勒??
2、農民是最弱勢,只要一點壓力或者不給予收購他們就慘了、怎麼敢跳出來爆料?
3、楊的爭議本棟75樓有一篇連結挺有意思的、自己抽空去爬文。 
|
1.
還有些農民是利用FB在銷售他們的農產品的,他們不上網?
你以為現在的農民都是 50,60歲以上的嗎!?
30,40歲的農民很多,他們上不上網,麻煩你到鄉下走一下好不好?
就算他們不上網,他們子女也不上網?農家子女小時候沒有一個沒幫忙過農事的
因為人手缺的很,那你覺得這些國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他們會不會去爆料?
2.
我是不知道你說的是那種菜啦,以我家村子這邊來說,銷售管道有好幾種,一是農會
一是產銷合作社,另外是直接賣大盤,或是和超市簽約或是自己賣。
農會和產銷合作社的運輸模式是一樣的,農民下午4點左右開始洗菜,5點多菜車就會來載
只要有加入會員,洗好的菜就是放在集散場,菜車的工作人員就會將菜扛上菜車
絕對不會發生不予收購的事情發生。
對了,我這邊產的都是葉菜類的,請問一下,你說的是那種菜?
3.
有爭議並不代表他說的話就是錯的,那檯面的人,那一個沒有爭議
就我自己的經驗,“這次“他說的是蠻貼近自己周遭
其實出來回,只是要表示颱風過後,如果風災嚴重,預期心理和菜量減少導致價格飆升都是正常
缺菜嚴重的話,價格上揚是可以預期的,媒體多半不報導實情,我看有報導的就是三星蔥
蔥類受災嚴重,倒掉泡水爛掉的很多,量少很多,蔥價上了 300 多元
以前才 80 幾,漲了 4 倍多,媒體會不會報說這中間一定有菜蟲,叫政府好好的查一查?
不會!因為牠們已經在產地看到蔥的慘況。
但是報葉菜類的時候會不會去產地拍,不會,反而是在菜市場拍消費者或是小販,然後告訴你
菜價貴了好幾倍,一定有菜蟲,要政府好好的查一查。
兩者報導方式不同決定民眾不同的觀感,但在炒議題的設定上,無疑的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