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supertai
>只是讓名校可以延續下去?
>人除了可以是名校的校友,更是國家的國民。
>只要求學生素質?難道不是因為學校才讓學生更好的嗎?
名校之所以數十年,或上百年,能維持名校的「名譽」,是因為名校本就只該收菁英學生。然後菁英學生,可以在菁英老師的教學指導下,和其他國家的學術菁英「較量」。
這樣的菁英大學,才有機會替國家培育出一流人才。放眼歐美日,能念頂尖大學的,本來控制在合理數量,這樣資源才夠集中。日本本土的頂尖大學,培養出來這麼多諾貝爾得主,就是靠菁英主義。歐美的強國,也都是菁英主義。
所以不適合菁英環境的競爭,因為入學條件的「寬鬆」而進去,和同學「格格不入」,就浪費了頂尖大學的教育資源,浪費了「更寶貴的資源」,她的生命。
但像你,存活下來了,絕對會變強很多。就像nba, 進去打球,難。要活下來,更難。
所以林書豪打了幾年,越來越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