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upertai
Major Member
 
superta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只是讓名校可以延續下去?
>人除了可以是名校的校友,更是國家的國民。
>只要求學生素質?難道不是因為學校才讓學生更好的嗎?

名校之所以數十年,或上百年,能維持名校的「名譽」,是因為名校本就只該收菁英學生。然後菁英學生,可以在菁英老師的教學指導下,和其他國家的學術菁英「較量」。

這樣的菁英大學,才有機會替國家培育出一流人才。放眼歐美日,能念頂尖大學的,本來控制在合理數量,這樣資源才夠集中。日本本土的頂尖大學,培養出來這麼多諾貝爾得主,就是靠菁英主義。歐美的強國,也都是菁英主義。

引用:
作者NEAL
要變好的前提,是學生的素質和學習能力不能差太多,這確實有幾分是基於校友情結,但更強的一個因素,是我大學時發生的一件憾事。

這篇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d=20071213ec003

這個事件在當時的校園內鬧得不小,印象中我和她同屆,我知道這個訊息時,總覺得如果我別那麼宅,有機會去認識這個女同學,說不定也同樣遭遇大一被當過的我,可以陪她渡過這個難關。

也如同新聞所說,當時我就讀其中一個科系交大資工,正施行比例淘汰制,徹底貫行交大過去引以自豪的斯巴達制度,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而學生因課業尋短的校園新聞,入校前沒少聽過,離校前也沒少看過。

這樣制度下訓練,存留下來的學生自有相當的強度,畢業後的發展也堪稱順利,...


所以不適合菁英環境的競爭,因為入學條件的「寬鬆」而進去,和同學「格格不入」,就浪費了頂尖大學的教育資源,浪費了「更寶貴的資源」,她的生命。

但像你,存活下來了,絕對會變強很多。就像nba, 進去打球,難。要活下來,更難。

所以林書豪打了幾年,越來越成熟。 林書豪如果去cba 或 sbl,很難進步那麼多,因為沒有競爭。

聽留學多年的教授朋友說過,發表國際期刊文章的競爭壓力一向不小。但是國內研究生的水準越來越差,也讓他帶不出好的研究團隊,結果在國際上,更難競爭。
     
      
舊 2016-10-17, 06:27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tai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