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EAL
Golden Member
 
NE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68
引用:
作者m0099
可以理解大家對母校的感情,但這樣作對社會並沒有益處,只是讓名校可以延續下去?
人除了可以是名校的校友,更是國家的國民。

只要求學生素質?難道不是因為學校才讓學生更好的嗎?


很認同你的看法,學校確實有責任要讓學生變得更好,但要變好的前提,是學生的素質和學習能力不能差太多,這確實有幾分是基於校友情結,但更強的一個因素,是我大學時發生的一件憾事。

這篇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d=20071213ec003

這個事件在當時的校園內鬧得不小,印象中我和她同屆,我知道這個訊息時,總覺得如果我別那麼宅,有機會去認識這個女同學,說不定也同樣遭遇大一被當過的我,可以陪她渡過這個難關。

也如同新聞所說,當時我就讀其中一個科系交大資工,正施行比例淘汰制,徹底貫行交大過去引以自豪的斯巴達制度,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而學生因課業尋短的校園新聞,入校前沒少聽過,離校前也沒少看過。

這樣制度下訓練,存留下來的學生自有相當的強度,畢業後的發展也堪稱順利,國家考試和業界實作都還算勝任,不得不承認學校的訓練有其紮實之處,總不能得了便宜又賣乖,拿了好處又批評學校不人道。

但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制度,是訓練的不二法門,但要犧牲多少資質不足的學生?甚至是抗壓性不足學生的性命。

我有個同事大學唸中興,研究所考到交大而來唸,他跟我說,在中興的幾年是他最懷念的校園時光; 而交大那兩年,大概只有剛入學時很開心,但他每天只要想到要走進交大校園,他就充滿緊張壓力和痛苦,完全沒有任何快樂的回憶,只想要逃離。


那如果放棄這樣的制度,改走人性化一點的教學方式呢?這幾年交大也有在嘗試。

畢業後有回去修課和探望老師,老師說這幾年學生素質較弱,很多基礎的東西都不懂,老師們討論後,決定把進度放棄,把學生不懂的基礎教到懂,但這樣的作法下,同樣一門課該教完的進度卻剩不到一半。

和這些學弟妹聊天時,也確實發現很多基礎的東西他們不知道,線性代數教的內容沒比高中矩陣多太多,通訊和DSP只好為了彌補線性代數和複變函數來不及教的東西,又花了半學期的課教基礎了。

幾位老師也有點感嘆現在研究生帶的蠻辛苦的,前面半年不能讓他們看paper,要先確認還不會什麼,先辦個讀書會,把該懂的數學基礎重新打好,才能開始看paper,設定的目標也沒和大學部專題高多少,只期望別兩年後開天窗,什麼東西都沒做出來。

理工科系的特質,莫過於努力不見得能補足資質上的懸殊,而且學習路線是極端刻板線性,基礎的不會,後面的教了也聽不懂,偏偏清大和交大兩校都是理工科系見長。因此才會認為,應該學習台大電機的看法,進行減招來換取學生素質提升,也讓體質較弱的學生,能在其他大學有著較快樂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主力機:
AMD Ryzen7 8700G
ASRock Deskmini X600
Crucial DDR5-5600 SODIMM 8GBx2
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Thermalright AXP-90 black
Acer XV272U KV
ASUS ROG Gladius II Origin
GANSS HS75T x Glorious Panda

LG 32LM6200 32吋液晶電視電源模組維修經驗分享
舊 2016-10-16, 12:17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A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