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效能測試
DDR4 2133 CL15 15-15-36 2T
AIDA64 Memory Read - 2985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4521 MB/s
第六代Skylake架構因導入DDR4而讓時脈與效能有明顯提升
行動工作站採用Intel Xeon CPU便能搭載ECC DRAM
雖然成本提高不少,但是穩定度表現仍是ECC DRAM的最大特色
尤其是對繪圖或是工作的環境,系統不能因為一次當機來造成商務上的損失
在GPU方面搭載nVIDIA Quadro M1000M專業繪圖級顯示卡
內建4GB GDDR5,雖然不是高階的繪圖卡,但是以薄型筆電來看已屬相當不錯
以下是一些專為3D繪圖設計的測試軟體做參考
SPECviewperf12
這部分效能測試M1000M表現不錯,拿來與高一階的M2000M相比之下其實落差並不大
TessMark => 16289 points
Dell Alienware 15搭載GTX 970M約為8834 points
MSI WS72搭載M2000M約為24289 points
M1000M還是比遊戲卡高上許多,不過與M2000M對比的效能落差也有明顯差距
Shader ToyMark 3.0
nVidia Quadro繪圖卡標榜有雙精度的浮點運算架構
與GeForce單精度比較起來有更好的精密機構運算能力,適合更專業更精密的計算設計
nVIDIA與AMD把自家GPU分類成DirectX與OpenGL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雖然以上繪圖測試軟體的頁數並不會太高,依測試項目不同會在10幾~50頁的區間
同時間使用算是高階遊戲卡的GTX 970M來做比較效能,應該更容易分析出其優勢
記得以前繪圖卡對比同級晶片的遊戲卡,在繪圖軟體中遊戲卡只有個位數的Fps,這方面差距相當地大
雖然nVIDIA Quadro M1000M屬於繪圖級顯示卡
不過還是會讓人好奇在DirectX的效能表現,難得測試到就一起分享有關3D效能
3DMark11 => P4470
3DMARK => 3389
M2000M雖然不是擅長於DirectX 3D效能,不過實際測試起來還是有不錯的表現
對照於一般常見的遊戲卡等級,大約落在接近GTX 960M的水準
選擇此款高階繪圖筆電雖然以繪圖或工作為主,但偶爾想玩些中上等級3D遊戲還是可以勝任
室內溫度約29度,進行CPU散熱能力測試
CPU為預設值2.8~3.7GHz,GPU為Quadro M1000M,電源模式為高效能
系統待機時 - 44~46度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 - 75~88
搭載4C8T架構的Xeon同Core i7等級CPU,待機時CPU溫度壓在50度以下表現不錯
全速燒機的狀態中CPU最高約88~92度,和不少厚機身搭配更大型散熱模組的筆電相媲美
搭載Ultrabook薄型機身來看,ZBook Studio G3在散熱能力已達到高水準
還有散熱器發出的噪音也還算是偏靜音,不過有時全速運轉時會有些許的高頻聲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電池續航力表現,Windwos 10電源選項設定為平衡
ZBook Studio G3播放DVD影片經過90分鐘後約有77%
經過150分鐘後電力約剩64%左右,最高電力約達到6.5小時
電池規格4Cell 64WHr搭配如此高階的硬體配備來說
續航力表現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算是很出色的電力表現
總結HP ZBook Studio G3優缺點
具有特色與優勢的部份
1.外觀設計很類似Ultrabook水準,金屬質感、機身厚度與重量皆很出色
2.搭載Intel Xeon CPU與ECC DDR4提升穩定度更符合工作站需求
3.FHD解析度霧面LG IPS面板,色澤表現與還原度都有高水準
4.256GB NVMe M.2 SSD搭配HDD兼顧效能與容量
5.特殊的散熱設計,讓薄型筆電內部的高階硬體也能有很好的散熱能力
6.電池續航力在一般使用下可以超過6小時,適合行動外出時使用
7.原廠3年保固比起一般消費或電競機種的兩年保固還要長
能夠再加強與改進的部份
1.外殼容易沾黏指紋,尤其在光線充足下更為明顯
2.喇叭音質僅有一般台幣三四萬元的筆電水準
3.視訊前鏡頭畫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4.行動工作站又有繪圖配備,還是建議要加入可自行調整色彩的應用軟體
效能比 ★★★★★★★★☆☆ 88/100
用料比 ★★★★★★★★☆☆ 85/100
規格比 ★★★★★★★★☆☆ 88/100
外觀比 ★★★★★★★★★☆ 92/100
性價比 ★★★★★★★☆☆☆ 75/100
HP在Zbook系列中推出許多不同的版本供使者用選擇,尺吋有14~17吋三種
其實跟個人上一款MSI WS72分享文章中的內部硬體搭配有些類似
都是採用Intel Xeon CPU與ECC DDR4,只差在繪圖卡等級的不同
當然WS72為17.3吋,而ZBook Studio G3為15.6吋,兩者在內部機構空間有所不同
所以尺寸較小的筆電機種,因空間限制能放入的硬體會造成等級、效能有所差異
ZBook Studio G3定位在行動工作站,其該有的表現是相當稱職的
像是搭載Server級CPU與DDR4提升穩定度與M1000M 3D繪圖級GPU
不過身為一台高階市場的筆電,台幣接近九萬元的機種,還是有該加強的地方
像是4K解析度螢幕,視訊的畫質或是喇叭的音效,個人認為都有提升的空間
畢竟除了工作用途之外,筆電有時還會拿來做些娛樂的行為
如果可以兼顧行動工作站之餘,又能提升影音享受,相信會有更高的附加價值
HP身為全球筆電銷售量龍頭的常客,也對於行動工作站耕耘多年
在筆電的品質、相容性與穩定度會有一定的經驗值,也希望未來Zbook可以更為精進
以上是windwithme對於ZBook Studio G3的心得分享,提供給3D繪圖有需要的網友做為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