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面設計與大多數筆電完全不同,幾乎有1/3區域都為散熱孔位
外觀很特別設計感十足又能提升質感,當然散熱能力是否更出色也要透過底下的測試
Bang & Olufsen Audio音效軟體介面
看起來是一個簡約的軟體介面,該有的功能也有,並沒有豐富的調校功能
音效強化部分有三種已設定好的環境可以選擇
音樂、語音與電影這三種,以下會分享音質的表現水準
以下為喇叭的聆聽感,這部份屬於主觀的部分,以NoteBook內建喇叭為基準來比較
喇叭調整到音量最大時還算可以,室內使用音量還算堪用但不會太大聲就是了
高頻 - 沒有出現太過尖銳的音調,細節相當豐富,整體表現屬於高水準
中頻 - 整體細節清晰度還算不錯,人聲飽實感有些欠缺也是可惜的地方
低頻 - 低頻表現偏薄弱,雖然重低音太過混濁,不過聽起來有些乾扁的感覺
HP ZBook Studio G3 15在音質表現還算可以,可惜不會讓人有太驚艷的感受
以這個價位來看應該要有更好的音質水準,結果與許多大眾筆電的音質落差不會太大
除了中低頻的厚實度外,音場也是HP ZBook Studio G3 15該加強的地方
再來是有關效能的測試,因為標榜行動工作站的用途,除了第六代Core i7之外
也有提供Server級CPU的版本,採用Intel Xeon E3-1505M v5
同樣是Intel最新Skylake架構,基礎時脈為2.8GHz,四核心支援HT技術
14nm最新製程,TurboBoost自動超頻最高可達3.7GHz,Intel CM236晶片組
SmartCache高達8MB,內建GPU為Intel HD Graphics P530
當然也支援ECC DDR4,此版本內部有4GBX2 ECC DDR4 2133
硬體效能測試
CINEBENCH R15
CPU => 625 cb
CPU(Single Core) => 143 cb
Nuclearus Multi Core => 26702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5.59/12283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5m 09s
x264 FHD Benchmark => 23.5
PCMARK8 - 3844
在Intel Xeon E3-1505M v5的CPU效能並不比i7-6700HQ低
因為Xeon E3-1505M v5時脈為2.8~3.7Ghz,SmartCache高達8MB
而i7-6700HQ為2.6~3.5Ghz,對於SmartCache也僅有6MB
看起來Xeon E3-1505M v5的對手是更高階的i7-6820HQ或是6920HQ
此外有關整體效能的測試也得到很高的分數,在筆電領域中已屬相當高階的機種
C槽搭載NVMe規格的SAMSUNG MZVPV256 256GB M.2 SSD
D槽為WDC WD5000M22K,主要為存放檔案或資料使用
以下為C槽NVMe 256GB M.2 SSD測試
AS SSD Benchmark - 2232
Seq Read - 1871.09 MB/s Write - 831.15 MB/s
4K - 64Thrd Read - 1006.29 MB/s Write - 202.13 MB/s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32k以上測試時就達到最高讀取2187Mb/s,寫入1050MB/s
CrystalDiskMark
Seq Read - 1995 MB/s Write - 1262 MB/s
近兩年在高階筆電常有雙硬碟的配置,高速SSD當C槽開機使用
大容量的HDD則當D槽或其他分割配置,如此一來便能兼顧速度與容量
而採用NVMe規格的M.2 SSD可以發揮比以往SATA3 SSD更高幾倍的效能
還有M.2 SSD體積更小的優勢,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中高階筆電會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