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明彥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992
這篇比較清楚...

天下雜誌
台積電真的超越英特爾?大客戶這樣吐槽……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435

不到一個月前,《天下》當面詢問台積電大客戶、世界最大IC設計公司高通技術長葛羅布(Matt Grob)這個問題。他毫不遲疑的大聲說「沒錯!(YES)」。

不只台積電,三星與格羅方德的製程數字都經過不同程度的「美化」。「這些晶圓代工業者都想辦法把數字弄得愈小愈好,」葛羅布說。

他表示,結果是讓業界「非常非常困擾。」即使是高通內部的會議簡報,都不能直接套用晶圓代工廠公告的技術數字,而必須經過換算。「我們要問清楚,這個矽晶圓上到底可以放多少個邏輯電路?」葛羅布說。

一位資深業者透露,聯發科內部也有一套換算方式:台積電的16奈米等於英特爾的20奈米、10奈米等於英特爾的12奈米。接下來未定,但看來「台積電的7奈米,比英特爾的10奈米要好一點,」他說。

只不過幾年以前,整個半導體業都跟著龍頭英特爾的腳步亦步亦趨。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種「一個製程,各自表述」的混亂場面?

一位前台積高階主管,曾向《天下》透露,始作俑者是三星,而時間點則是在整個產業導入全新的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時,約在2、3年前。

台積電最早採用FinFET的16奈米製程,原本計畫跟隨英特爾,稱為20奈米FinFET。因為該製程的電晶體最小線寬(half-pitch)與量產的前一代20奈米傳統電晶體製程差不多,只是換上全新的FinFET電晶體。

但客戶向台積電主管反應,同樣的製程,三星已搶先命名為「14奈米」。如果台積電真叫「20奈米」一定吃悶虧。

台積電從善如流,不久後改名,但只敢叫16奈米。「我們至少有點良心,不敢(像三星)那樣隨便叫,」這位前台積高層苦笑著。

命名慣例打亂之後,首先延伸出來的問題是,外行人很難搞得清楚,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這半導體三雄的技術競賽,究竟誰輸誰贏?

===========================

三星+GF的14奈米=台積電的16奈米=Intel 22奈米

那..........AMD等於拿22奈米的Zen PK Intel 14奈米的Skylake、Kabylake跟Coffeelake 是這樣子嗎???
     
      
舊 2016-08-20, 10:04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明彥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