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LDHAN
其實我覺得問題根本不在贊助商身上,給贊助要求履約非常合理
問題的根本是在羽協上面,一般人的認知,直覺就是國內頂尖選手代表國家去爭取獎牌時
理所當然地能選用自己最擅長的裝備,尤其是球拍跟鞋最直接的裝備
協會怎麼會簽下這種完全不替選手及成績著想的贊助約
這跟贊助商用品品質好壞也沒差,每人都有每人順手的器材,這是對選手專業基本的尊重
|
誰不希望得牌時選手是穿上自家的用品呢? 別忘了奧運體育也是非常有商業考量, 不然還真為了健身?還是為了奧運精神發揚光大而舉辦?
波特100M金牌要是他說我穿不慣puXa 的鞋子, 我只穿niXe的, 你覺得puXa真的會說, 沒事的, 你就穿nixe上場吧?
OK好吧, 那一翻兩瞪眼, 球員若無法幫贊助商帶來正面效益, 這種約, 就請協會另找贊助對象.
那再思考一個問題, 若球員,協會,贊助商心態不變, 亦不受民粹影響, 戴資穎未來的贊助金額會變多還是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