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snow
我是覺得啦
選手有很大部分的經費來自民間也就是贊助商
我也知道大部分的人是站在選手這邊的
要選手老是用不合習慣的的理由而換穿競爭對手品牌的運動商品也可以被接受
贊助商是要叫他們是吃素嗎? 還是真的要做慈善?
要嘛協會早跟贊助商說你們的品質服務我們無法接受, 不簽約
要嘛贊助商服務就要好到可以打造專屬該球員的體育用品到滿意為止.
我覺得這事件可以讓協會與贊助商簽約內容重新審視及重視. 台灣也是會進步的. 台灣隊加油.
|
其實我覺得問題根本不在贊助商身上,給贊助要求履約非常合理
問題的根本是在羽協上面,一般人的認知,直覺就是國內頂尖選手代表國家去爭取獎牌時
理所當然地能選用自己最擅長的裝備,尤其是球拍跟鞋最直接的裝備
協會怎麼會簽下這種完全不替選手及成績著想的贊助約
這跟贊助商用品品質好壞也沒差,每人都有每人順手的器材,這是對選手專業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