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utl
台灣的都市,缺乏上班族居住的貧民窟
另外當初要開發內湖的時候,就應該先蓋好三條中運量捷運。
內湖以前可是很少人車的,所以才會有大塊的重劃區,在那個時候就可以規劃公共運輸,甚至 公租住宅了。
|
這點在當年是絕對不可能的
1. 公租住宅也是這幾年才被熱烈討論, 在過去[二十年前來說]沒有人會提出來 也沒有人敢提出來, 社會當時沒有這種氛圍
老的當然不會提了, 沒有錢的 就沒有說話的舞台, 有錢的幾乎都是站反對的立場
年輕的[多半沒有錢] 會被媒體打成 好手好腳不好好打拼....
你只要看看聯開宅辦公共住宅之初 那些事端就知道了.....
在當年 可是會比現在引起更大反彈; 現在會有那麼多人站在公宅這邊講話 也只不過是因為買房子這件事基本是絕望
如果購屋還是有希望..... 那房價有沒有合宜? 房市是不是正常? 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買到是成就 是人生五子登科其中一科, 反過來還會對買不起的開嘲諷
https://buzzorange.com/2015/03/10/l...social-housing/
2. 所有的商人都會阻止, 現在柯得罪財團 被黑成這樣
有人說kp好, 有人說kp爛, 就討論內湖交通:
對於我這個根本不看第四台的人來說, 每天走出家門實際感受到的才是真實, 內湖交通從以前就很糟, 我從馬英九時代就通勤到現在..........
馬英九當市長, 有媒體去罵過內湖交通嗎?
郝龍斌當市長, 有媒體去罵過內湖交通嗎?
可是到了kp, 陸客遊覽車才不會堵死在陽光街那帶, 也終於有警察會站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