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bo5738
國小有個老師上課講的跟你說的類似
當初金門沒被打下 還有個很大原因
挖了很多地道 中共砲一直轟
可是大家都躲到地道了
另外跟美軍借巨炮 轟到對岸後
光一顆砲彈 要兩個以上的阿兵哥搬
可見那炮多大
老共被打到後嚇到了 所以才沒打下金門的
|
8吋榴的性能被神化了才會有這種講法, 實際上即便是後來在金門當兵的人也喜歡聽這些故事, 尤其是講對岸認為是原子彈攻擊那一段, 還誤傳成240打的...
真正起停戰作用的是炸毀廈門車站這種作為運輸儲存的後勤補給點
這靠的不是後座力過強只能點放的8吋榴, 而是靠能在短時間多發的長腳湯姆155重砲(當然相較於8吋榴來說砲彈有一半重).
當時對砲彈落點的觀測能力差, 即便是8吋榴的威力強大, 如果不能一發一發修正是根本打不到重點
因此不能一發一發修正的時候, 乾脆就以TOT火網方式掃對方, 那次打了20群240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