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園長簡稚澄,5日服用動物安樂死藥物自殺過世,內幕曝光。
今日出刊的《時報周刊》報導,簡稚澄的友人說簡稚澄自殺原因有二,一是因為無法改變現在體制,讓狗狗免於安樂死,而其二,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別有所圖的假志工」。
友人說,有許多人冒充愛狗志工,他們無心照顧狗狗,只評估新進幼犬的品種、外觀以及身體狀況,覺得有利可圖就辦理登記後轉售,假志工會與真正有心領養的民眾搶狗,簡稚澄得知後會好言規勸,希望將狗狗讓給真正有心領養的人,但假志工不但不理會,還會大聲謾罵。
甚至有假志工不甘心,為了迫使簡稚澄配合,會到園區到處找碴,三不五時投訴例如屋舍漏水、地板髒汙等小事,簡稚澄為了投訴案焦頭爛額,她曾抱怨「照顧狗狗都沒時間了,卻還要應付這些雜事。」,友人替她抱不平,假志工甚至在網路散布謠言,說簡稚澄是「女屠夫」、「女殺手」,「一個年輕女孩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及謾罵,讓她如何承受?」
===============================================
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園長簡稚澄,服食讓狗兒安樂死的藥物尋短後,網友紛表哀悼、惋惜,認為她是為了抗議動保結構缺失「死諫」,桃園市推廣動物保護協會理事劉盈如更在臉書發文公布簡的遺書內容。
劉盈如說,前年4月,該會前任執行長鄧巧玲因長期推動收容所改革開放,積勞成疾過世,兩年後的5月5日,簡稚澄吞下管制藥品身亡,家人選擇在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就職的這天為她舉辦告別式。
劉盈如說,簡稚澄在遺書提到,「希望這件事能被世人看到,選擇用狗安樂死的方法,是要凸顯現有台灣動保結構的問題,末端的資源、人力不足,源頭管制工作無法做好,流浪狗到了最下游的收容所都是苦難。」
劉盈如還說,簡稚澄曾和鄧巧玲一起規劃了安樂死作業流程,2個天真又善良的人,打算每週五不論晴雨,默默牽著安樂名單上的狗,到草地上吹風、曬太陽、一口口餵牠們吃著肉條,再抱牠們上手術檯,只因為一顆「不想違背初衷」的心─想對牠們好,不論用甚麼方式、身在甚麼樣的崗位。
只是,「說好的一起努力呢?」,劉盈如感慨表示,原以為大家都說好了,沒想到,簡想傾盡自己的所有,去吐訴這制度的缺憾,包含行政體系的不支持,立法的不周延,甚至是政治、動保、民粹等各項勢力的角力與拉扯,造成資源分散,讓身在最末端、最卑微的收容所獸醫,用7年時間窮盡一切後,最後只能以死明志。
劉盈如文未提到,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老師吳宗憲曾在臉書發文,「在殞落了一位年輕獸醫師之後」,文中呼籲中央政府盡速通過立法,讓動物保護組織提升位階,才能增加人力規劃。至於地方政府也必須提供更多資源,而不是任由獸醫師在收容所孤獨地奮戰。
===============================================
幹 好難過
但是遺書內容也沒完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