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我要回來
舉手發問,如果現在這顆蛋完工,到底可不可以辦正式的國際比賽???
|
既然你誠心發問了 我就老老實實的回答你吧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687
就棒球論棒球,目前尚未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球場標準規範,特別是在外野的設計上。喜歡棒球的人大概都對球場內野的規格瞭若指掌:四個壘包間的距離分別是90英呎(約27.5公尺),投手板至本壘間為60英呎6英吋(約18.44公尺)、至二壘壘包則為20.35公尺,一壘與三壘間的直線距離是38.79公尺……等等;但是,本壘至全壘打牆間的距離應該是多少、全壘打牆該有多高,則無明確的規定。雖然
國際棒總(IBAF)建議左、右外野的全壘打牆距本壘應至少為320英呎(約97公尺),但也並非硬性規定。
以美國職棒球場為例,紅襪隊的芬威球場(Fenway Park)左外野只有310英呎,為了防堵強力右打者太容易擊出全壘打,因此便設置了一道知名大牆「綠色怪物」(Green Monster),高度足足超過11公尺。但相對的,只有302英呎遠的右外野卻是一個高度不及2公尺的矮牆,使得芬威球場成了知名的左打者天堂。至於國人耳熟能詳的洋基球場,左、右外野最短距離也不及320英呎,而建在高地地區的洛磯隊球場Coors Field,全壘打最短距離卻高達350英呎。由此可見,全壘打牆應該多高、距本壘該有多遠,並無標準。
球迷可能會比較關心,遠雄巨蛋既是一個封閉場館,那麼「高度」是否足夠容受擊出的飛球?依目前設計圖理解,台北巨蛋的高度超過70公尺,遠超過東京巨蛋球場的62公尺,所以「應該」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