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wcoo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0
日本軍事評論家關於這次日本潛艇落選的文章 怒批防衛省和海自的官僚作風

原文地址:http://kiyotani.at.webry.info/201604/article_9.html


【澳大利亞下一代潛艇開發,日本落選…和法國共同開發】

在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

確實當初最接近澳大利亞想法的是日本潛艇。德國和法國都只是紙上的計劃。

但武器,特別是像潛艇這樣的高價武器並不只是性能,外交和政治的要素有非常大的關系。實際上澳大利亞政權更換了。

並不是「產品好就能賣出去」。而且真的是「好產品」嗎?

國內(指日本國內)都自說自話地講「世界上最好的日本潛艇最有利」。但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嗎?海外的客戶很懷疑。

因為,其他國家沒有日本潛艇的用戶。所以當然聽不到日本以外其他用戶的評價。正常地想想也懷疑這是海自的自我吹噓了。海自用什麼方法比較全身都是機密的潛艇的性能和能力的。

不管是技術本部還是海幕,對外情報的收集和分析能力都是很低的。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潛艇的情報大都是機密的。我國又不存在對外諜報機關。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斷定我國的潛艇比他國先進。根據是什麼?

確實外國還有很多是老式海軍,海自的水平並不低。但海自除了美國以外對其他國家的海軍裝備基本上不關心。以前某DDH的火力擔當的艦裝委員曾說過「RWS是什麼東東?」令我吃驚,真是難以置信地對國外的現狀的不了解。

海灣戰爭後日本派遣了掃雷部隊,當時也是自我吹噓「日本的掃雷能力世界最高」、而且媒體也沒有確認就不負責任地擴散。結果實際派遣後才發現其他國家的掃雷艇的系統都已經自動化,海自相當地落後了。這時候海自的頭腦們才感到吃驚,然後趕忙在新型掃雷艇上安裝了外國制的系統。

但至今對於情報的敏感以及收集分析能力並沒有什麼變化。

確實船體使用的鋼材的性能很好。而且我國是造船大國。但僅僅用這點根據就敢自己吹噓「日本的潛艇是世界最好」也太衰了吧

一般管這叫盲目自信。或者叫宗教。

海自之前有講「我們怎麼會把壓箱底的技術拿出來」(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之類的官員、你這個壓箱底有確認過嗎?以前有過海自的開發人員指出過聲納和系統特別是軟件方面已經落後了。

這難道不是那種不看,不聽,不說而只相信「海自的潛艇世界第一」這種海自村莊裡的金科玉律的不能批判的「傳聲」傳統嗎。

前一段訪問英國的一名日本代表團的武官對英國人講「我們國家已經沒有需要向英國學習的東西了」這令英國方面很不解、真的沒有向國外學習的東西了嗎。恰恰相反,正是這種人才完全不了解國外的動向、只對自衛隊內部的人事和政治熟知。因為,認真研讀國外的專門雜志,被叫做、「軍迷」或「軍事宅男」的是不可能混出頭的。能夠升遷的是什麼樣的人自然不用說了。

再重復一下說自己不需要再學習別的國家的人,根本就不了解海外,不了解現實。之前的戰爭(指太平洋戰爭)也是陸軍自說自話地講美軍不強、我軍的1個師團就可以匹敵美軍3個師,沒想到美國的師級的火力,機械化的機動能力,補給能力其實是我軍的3倍以上。也就是說其實是1:9的對比。結果按1:3(這裡應該是3:1)去盲目制定作戰計劃,輸掉是當然的了。而且實際上也是輸了。

可是不知道是自衛隊沒有學習戰史,還是和平時期變傻了,比舊軍隊還要輕視情報,深陷夜郎自大中。ですから國內部隊のファストエイドキットは止血と包牞とつづなどといって疑問を持たないわけです。(這句沒有找到合適的翻譯)

不管哪裡的廠家的銷售人員都對自己的產品自賣自誇自誇。海自自身、也不對自己的自買自誇驗證,我們局外者更是盲目。

所以已經在國外有客戶的德國和法國實際上是有利的。

另一點是日本官方和民間都沒有任何經驗。某種意義上就像連草魚都沒有釣過的垂釣小白居然想去坐著遊艇釣金槍魚。

而且日本的情況是事實上廠家連「銷售」都沒有做過。

就連俄羅斯都是從蘇聯時代就開始外銷,我國是沒有外銷過,客戶只有自衛隊。這些接收退休官員的公司的武器,稍微有些不好用,一般的不良和湊合基本上都會睜一眼閉一眼的。下面自然會幫著遮掩的。

也就是說、日本的廠家根本就沒有「外銷」過。是比蘇聯還滲透著國企的體質。買家和賣家之間的緊張感全然沒有。

這次的推銷也是一樣,沒有鬥志,一副官方決定了的事情那就那麼辦吧的態度。沒有認真銷售的打算,防衛省下了訂單就毫無風險的吃香喝辣的本性滲到骨子裡了。對方又不是傻瓜當然看得很清楚。

澳方真的把這種「沒有誠意和責任感」的對手當成可以交給4兆日元以上、長達30年的超大型采購計劃的合作夥伴了嗎?而且上層活動也相當遲緩。

當然這次德國的方案只是紙面計劃,由於美國擔心提供系統會使技術洩露所以對法國的方案比較不看好的情報。從這點看日本也不是全無希望。實際上如果按法國方案也是有很大風險的。

但政府民間有沒有「外銷」的經驗還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也就是說以前沒有海外出口的銷售經驗的日本,有沒有意識到這麼大的項目伴隨的巨大風險。

假如這次贏了,拿到訂單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使日澳關係惡化的可能性。澳方是用國際貿易的常識在講話,而日本方面政府和民間即使用英語也溝通不了。我在國外用半吊子英語交流但可以和對方溝通,但在日本和自衛隊的人講話卻常常溝通不了,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出現。

這次落選這樣的風險沒有了,對於外交可能還是有利的。

通常來講草魚都沒有釣過的人居然想去大洋釣金槍魚。應該謙虛地從初步開始,和政治以及外交關系不大的配件,部件等開始銷售。並對中小企業大力支援,但首相官邸和內閣府是沒有這樣的智慧的,只知道賭大牌。另外加一句,軍工大公司其實根本就沒有真正想搞外銷。

增加在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常駐武官也可以有助於外銷,但如果有那些錢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參加展覽會。另外也可以借助日本貿易振興機構,這件事也沒有做。這種狀態下,突然去期待有面子的「大成果」。這個一般叫做武士的商法。(日本管不會做生意的人去做生意叫做武士的商法)

如果這個能生意興隆的話,那我等商人就不用辛苦了。趕緊用大醬湯洗臉反省反省吧。(日本管洗心革面叫用大醬湯洗臉)。
舊 2016-05-13, 04:14 PM #8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wcoo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