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drasil
Regular Member
 
drasi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65
引用:
作者Crazynut
大家都選擇性支持,這又有啥好說的。

當法官判決太輕令大眾不滿時,廢死就會說我們不應干預司法,今天廢死出來講話又變成不是干預司法了,真是奇聞妙解。

當法官判決太輕令大眾不滿時,就會有人嗆不滿的人:你們有去讀判決書嗎?不要自行腦解。今天廢死對判決不滿時,他們又不必去讀判決書了,他們的解法就一定比我們高明,這也是奇聞妙解……

老實說,常看到支持死刑者嗆廢死聯盟干預司法,沒啥看過廢死聯盟說支持死刑的人干預司法的...這個是選擇性的顛倒吧?

至於不管案情與證據的合理與否,而是講究「大眾」(不太確定這位網友能代表多少人)在參考連自己平時可能都有點不屑的媒體報導後對判決是否「滿意」這回事,的確是高明不到哪裡去啊。

有影片或是圖片也就算了,有時候只看幾行字甚至憑標題就能認定某人罪大惡極,如果這就是「大眾的審判」,我覺得還是先看看判決書寫了啥明智一點。

要說腦補,引文的補完計畫好像相當澈底啊,果然建議是對的,不要自己腦解才是正途。

就一般情形來看,我認為「選擇性不支持」上面框框裡的說法比較好呢。

-------------------------------------------------------------

不可否認,人有改變向善的可能性,不過鄭捷這樣的人能否改變向善是很難說...林忻怡這樣講太大愛了。

有一派環境決定論是認為社會有黑暗一面,有些人是因為生長環境不良原生家庭失調等原因成為犯罪者的,如果隨便把誰的經歷跟他交換都有很高機率走那條路,不能因為胎投的不好就不把他當人看不是?所以不該斷絕他的機會。

當然也有人覺得這說法是狗屁,就是存心不良才去犯罪的,不要牽拖那麼多。

誰對誰錯不好講,我想都有影響吧。總之鄭捷也是求死得死,感覺不算冤。
 
舊 2016-04-23, 02:29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rasi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