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ragonQuad
我倒不認為台灣從小教育有什麼不好
大概是我讀的不夠高也不正統,我反而滿喜歡學校教育的
倒是補習教育很討厭,算是幾乎沒補習過
所以也只能循這樣的路線(國中放牛班->國立高職->國立科大)
|
台灣這種教育訓練到高等教育,大學、研究所、博士...就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了
因為在研究上碰到的難題都是無法靠速算解出來的,你能速算的都是已經了然於胸的答案了,但那並無法對你的能力再有提升。解題快速只是對已知的學問進行演練而已,對於未知的學問請問要怎樣速算?
有時候你碰到一個新的難題,要去翻文獻,看遍國外各種期刊論文甚至是別領域的知識,來推敲可能發生的原因... 更甚至要寫一個模型或跑跑模擬去解解看是否問題是跟預測一樣...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常常遇到的情況是,一個問題,需要花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的準備去找出解答,但這才是進步,才是技術上的能力差異,而不是靠快速解題...
與其算一堆同類型的題目,我真的覺得不如只出一兩題融合各種問題的題目,讓你60 分鐘去解答...真正能解出來的才是真懂,而非速算...
這是我在工作上覺得真正有用的作法,無奈基礎教育的老師或很多編教科書的完全沒體驗過這種研究的歷程,所以數十年下來,還是一樣的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