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demon
才數千億,神人確定夠嗎
你知道比利時那條太陽能換算成核四
除了可以在呆丸建除長400寬500米的大腸能世界奇觀外
總造價需要新台幣4兆,超越核四十倍(台電賺最賺的時候每年也沒過千億)
這還不計維護等花費,路過精華地區的土地成本
而德國GDP 約4兆鎂,台灣約4千億鎂(90年更低)
德國人口8000萬,土地36萬平方公里
台灣人口2400萬,土地約3萬平方公里(一大半還是山地)
要光這個土地人口面積落差,是要呼叫上帝顯靈嗎
還是檢討為什麼你爸為什麼不是李+X,你為什麼當不了郭台銘
反正事在人為,做不到一樣無能
|
我有說過台灣必須一定跟德國或哪個國家比綠電嗎?
重點在: 你花了多少時間及精力 這點我看不到~
錯誤的不是核電 而是核工幫"建立"的非核不可導向~
到現在還一票"什麼都不行"的擁核八股~
真要等人家進去好好整肅一翻才聽得懂人話是不是?
不要告訴我丹麥土地很大喔~ 人家都往海上蓋了~
當然這裡我又看過核電幫什麼也沒做就在講什麼海流巴拉巴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上風力發電案例—看丹麥怎麼做?
http://www.teema.org.tw/industry-in...aspx?infoid=6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上風力發電的風場品質佳,又可避免令人詬病的噪音問題,被視為物來風力發電的新趨勢,從發展態勢看,丹麥是目前此一技術的佼佼者,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援與市場需求的相互拉抬,讓丹麥在海上風力發電領先全球。
相對於太陽能,風力發電被稱為最乾淨且最具發展潛力的替代能源,目前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的研發主流,風力發電的效能取決於風場品質,並非風力大就適合架設,以台灣為例,台灣的風機主要多設在西南部而非風力最大的花東地區,主要原因在於花東地區的風力雖大,但並不穩定,因此整體效能不佳,目前風力發電除了在陸地架設風機外,也開始嘗試移往海上與空中,在超過一定高度的空中,其風場最穩定、風力也最充足,不過目前技術仍難以辦到,而海上風力發電,則已討論多時,海上發電不但可以避免風機設於陸地上的噪音問題,其風場品質也更佳,因此被視為未來主流趨勢。
政策大力支援
目前全球致力發展風力發電的國家,幾乎都已投入海上風力發電的研究,例如美國、日本、德國、瑞典、丹麥等,其中丹麥的技術與規劃最為完整,從70年代末期,丹麥能源管理局(Danish Energy Authority)的能源研究計畫(Energy Research Programme,ERP)的支持下,瑞索實驗室、丹麥技術大學以及電力公司就掌握了風機製造和風電生產的技術。隨後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丹麥政府對風力發電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財政補貼,使得25~55千瓦的小規模風機逐漸在電力市場上立足,隨著丹麥國內市場對風電需求的增加,一些機械製造企業開始根據電力公司的需求開發商業化的大型風機,在政策推動和市場引導兩面的相互拉抬下,丹麥風力發電技術快速成長,如今丹麥的風力發電已經完全能夠和石化燃料發電在市場上競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所有的說法: 只為了證明不可能? 這就是核電幫的水平~
失敗的人找借口 成功的人找方法
所以德國人成功 台灣跟日本就失敗 這要講什麼?
台電到底為綠電做了多少? 用了多少補助?
風力不讓你蓋 不就是補助不夠嗎?
太陽能要補貼 請問台電出了多少?
要推廣核電 什麼都有 什麼都可以出錢 要綠電 就請老百姓自己來~
核電很有前途嘛~~ 光是小小風力就收掉你了~
整天講對岸怎樣蓋核電廠 人家又不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storm.mg/article/82613
2015年全球新增風力發電6301萬瓩 首度超越核能發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