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s29570
目前滿街跑的XMOS、CM6631、PCM2XXX都是Isochronous的喔
Bulk mode的USB DAC幾乎看不到說
似乎有些人是設定沒動過全照裝置預設值就是暴音連連,但後來換個USB PORT或拔掉其他USB裝置就好了喔(同樣是主機板內建的)
|
我的 TEAC UD-H01 規格說是 asynchronous mode 。
我看了 USB Audio class 2.0 的內容,關於 Isochronous mode 很有趣的一點是,它提供偵錯能力,但要不要重傳則是由設計者決定。
目前市面上的實作品,幾乎都選擇不重傳。因為按照規範的品管標準,24小時連續播放的情形下,理論上要7天才可能發生一次錯誤。
先不提錯誤率,如果不實作重傳機制的話,那麼 Isochronous USB audio 和 S/PDIF 訊號品質,理論上就沒什麼太大差別了。或許這就是有些人認為當 DAC 同時提供多種輸入端子時,走 S/PDIF 進來的比 USB 好的原因吧。
至於爆音或換插其他 USB PORT 就好的原因,我個人認為還是系統品管方面的原因居多。
比如說 USB 線有沒有通過 USB 2.0 認證? 很多土炮手工線在這點就不合格了。
所以有人說 PRO-BEST 的 USB 線接 USB DAC 的 CP 值最好。
USB 線的訊號衰減速度也很快,規格上說不應超過5公尺,接 USB DAC 更是愈短愈好。
如果 USB DAC 也是手工製,那麼同樣也有品管問題 (只用耳朵去測試品質...)
至於換個 USB PORT 或拔掉其他USB裝置就好的情形,不就是典型的電腦硬體故障排除方式嗎?
說句玩笑話,要看 USB PORT 和 USB 線好不好,拿 USB 隨身硬碟接 USB 線插上每個 USB PORT 去讀同一個大檔案。看看那一個 PORT 或線的讀取速率曲線最高最平直,那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