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ozohung
Junior Member
 
Mozohu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16
今天我剛好看到新聞報導,大意是說國內機車年銷量大約67萬輛,電動機車才4000多輛.

新聞中指出,中國大陸有2億輛電動車,以代表性的小牛為例,大約4000元人民幣.中國發展電動車約有10年時間,在二、三級城市和農村地區頗受歡迎。以中國大陸900萬人口的溫州市為例,截至目前為止,溫州二輪電動車大約有230萬輛,持有率約為4分之一,每四人就有一人使用電動機車。加上它們每年的更換率在20%~30%左右,每年還以10%的速度遞增,這意味光是這個市每年的電動機車銷售量就有30~40萬輛之多。

台灣發展電動車約有6年時間,雖然機車為台灣民眾重要代步工具,密度居全球之冠,但轉換到電動機車的過程並不順利,以往經濟部看好綠能趨勢,在2009年首度推出「4年16萬台」電動機車發展計畫,不料,因電動機車價格降不下來,速度、續航力與方便性也不如燃油機車,截至2012年,只催出兩萬多台電動機車,讓政院不得不提出精進計畫,宣布重新再出發。政院今年新訂全國電動機車銷售目標是8,800台,雖然預計可以達陣,但比起對岸人口僅有900萬人但每年銷售30-40萬輛電動機車的溫州市,這8,800台的數據仍是低得不可思議。

以擁有國內電動機車7成以上市佔率的中華汽車電動機車為例,近年來雖然積極與異業合作,將電動機車推廣到各種市場應用,如宅配、速食外送、郵務等,並投入澎湖、金門、綠島等離島旅遊租賃。但因為銷售重心不是以民眾日常交通工具為主要訴求,所以也很難提升電動機車持有率。

雖然台灣具完整的機車產業鏈,但以目前的價位以及推廣的使用方式,若沒有再降低售價並鼓勵民眾交通使用,每年的銷售數字恐怕還是無法破萬。況且目前國內空氣品質汙染嚴重,汽機車排出的空氣懸浮微粒(PM2.5)會造成支氣管炎、氣喘、肺水腫、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疾病或死亡風險,尤其台灣不管是日均值、還是年均值都大大超過美國的標準數據12,大台北地區的平均濃度高達20,高雄則是30,另有其他研究顯示冬季中南部有時會達35-40,若能加速汰換傳統機車至電動機車,將可降低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進而降低空氣中的污染源並提升民眾的健康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
宜靜默 宜從容 宜謹嚴 宜儉約 居安慮危 處治思亂
舊 2016-02-12, 09:22 P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zohu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