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聯合晚報
日本NHK上午快訊報導,經營不善的夏普在4日召開的董事會決給予台灣鴻海集團出資的優先交涉權,報導說,鴻海資金豐富,與蘋果大廠合作密切,接受鴻海幫助,重建機會比官民基金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好。
直至上個禮拜,夏普都傾向接受政府的安排,接受國家、民間合資INCJ的3000億日圓金援,防止技術外流;不過,鴻海金援額度從6000億日圓,據傳最後提出的金額超過7000億日圓。
夏普社長高橋興三下午預計公布夏普決算報告,同時說明接收鴻海金援的事。
夏普董事會可謂意外倒戈,也預告鴻海有望擊退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如願入主夏普。
受此消息激勵,夏普今天股價一度狂飆26%至172日圓,今年以來至昨天已上漲10%;
鴻海總裁郭台銘上月底親赴日本,向夏普高層說明重建計畫,強調保障員工的工作權益,不要求撤換高層經營團隊、增加投資金額,夏普方面開始動搖。
INCJ提出的條件是撤換經營團隊,出資對象是夏普母公司,切割出來的液晶事業與INCJ旗下的Japan Display合併,白色家電部門與東芝合併等,由於資金子彈不若鴻海,INCJ另要求夏普的主要往來銀行瑞穗及三菱東京UFJ放棄2000億的夏普股權。
日媒引述主要往來銀行高層的話說,革新機構要求夏普切割出來的部門與其他公司的同部門合併,有壟斷嫌疑,「合併至少耗時兩年,期間技術人員大概都跑掉了」、「看不出合併後的成長戰略等未來性」。
日本某大型證券商說,日本以國家力量對抗外資鴻海,與安倍政府的「安倍經濟學」呼籲外資投資日本是反其道而行,「救濟企業有必要使用納稅人的錢嗎?」
彭博稍早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夏普就決定由誰紓困,陷於兩派分裂的局面。報導說,獨立董事在內的幾位董事主張,應多給時間來考量由鴻海所提的紓困計畫,但另一派仍支持由官方支持的INCJ來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