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看到後面還有回應,又扯到房地產
壽喜燒(牧) 發表於 2016/02/01 03:38:40:
這篇社論跟許多文章一樣,都抓不到重點。「消費」才是所有經濟活動的重心,沒有消費
(或看不到未來的消費),就不會有生產與投資。
先看本社論最後建議「企業也應屏除囤錢不投資、不加薪及不增配息等三不策略」,企業
為何有三不策略?不就是看不清未來的消費活動?要是消費前景明確,企業為何還等?
而「消費」有兩大主要來源:家戶與政府。今天最大的問題,在於家戶不消費,而政府沒
錢消費,與形成資本。
家戶不消費做什麼呢?儲蓄。請注意,私人買股票買房地產都不算是總體經濟上的「投
資」,因為沒有資本形成。對一般家戶而言,只要是所得沒有拿來消費的部分,基本上都
是在儲蓄。所以就算是施行負利率政策,人民把錢拿去買股炒房,只是換個地方儲蓄而
已。對經濟增長沒有幫助。
那要怎麼改變?就是把儲蓄的錢拿來政府消費。明確的說,我們可以對房地產課稅,抑制
家戶儲蓄的動機,同時用稅收從事基礎建設。民間不消費,就讓政府來消費。整體需求增
加,才是解決衰退之道。使寬鬆貨幣達到原來的目的:刺激消費。(企業投資才會跟著
來)
如果擔心課稅會影響經濟,那就從最不影響經濟(生產與消費)的稅源來課,就是對土地課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