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sid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51
引用:
作者MUS
因為呼應你的這一段, 在現今只講到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 並沒有人生經歷.
這裡定義是你的定義, 也是你提到的狹隘


硬要說待人處事是知識的一環那也行, 開天闢地以來除了本能外都是知識有待學習, 但不是你所謂"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可以得到.
有些事情是靠時間揣摩歷練而非直接學習, 時間到了自然也了解.
李清照寫的"為賦新辭強說愁"正是如此, 學得其形卻不得其要是很常見的事情.


敬老是態度, 你在公車捷運上讓座是一種態度, 而不會在讓座前就質疑對方有沒有年齡該有的內涵.
尊賢比起敬老更重要沒錯, 這點絕對同意你.


你搞錯了一點,這不是定義啊?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只是舉例罷了,
對於現代知識傳播途徑你是要我所有細項一一列出來不成?舉一反三你會吧?
不是只有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叫定義...

待人處事的經驗,你遇到的任何人分享的經驗都可以成為你的人生導師,
為何一定就是老人?

而時間到了就會理解的事物,那也是你自己去體驗,和知識、和其他長者又何干?
能不能理解是自身的問題,其他書本,google,長者說破嘴也無法幫你。
如果說一個知識不能傳播,只能鎖在老人手中,那他一點用處也沒有,
這裡根本無法體現老人的重要性。

讓座只是社會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觀念而已,
就像對孕婦,身障者,行動不便者讓座一樣,和敬不敬重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不會莫名地敬重孕婦,身障者,行動不便者。
舊 2015-12-31, 06:22 P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si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