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誤解了。
首先,您要瞭解背景,就不會有這種疑問。
古時候的學問是貴族之學,並不是給一般平民、奴隸學的。
用現在的話來說,您的父親、長輩不是行政院長就是國防部長、總統姐妹…等,這些統治階層在當時算是掌握最多知識及國家資源的人。
但後來,典籍下放到平民階層,並不是所有平民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都像古時貴族一樣,都是全國頂尖者,難免夾雜不清,讓學生產生誤解;平民的親屬每個都受過良好教育就更難了、更不用說都當到統治階層。所以,會有如您所述為老不尊、學問不如己,是否要敬老尊賢的情況發生。
先人的智慧,因時空差異恐未能放諸四海而皆准,就連螺絲起子也有大小規格之分不是。
現今您可以把當它是個工具,用在合適的地方,而不是被當時其義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