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老兵.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33
引用:
作者csid
古代和現今不同,知識傳播的途徑極為有限,一般人也很難隨意遷徙,
因此能活得夠久的人,會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和社會經驗,
當一個人在社會上闖蕩時,遇到未明的事,便可討教這些老人獲得助益。
這也是為什麼在古代老人很重要的原因。
例如古代耕作,沒有建立科學體系,都是依靠經驗下田,老人的知識和經驗就是賴以生存的工具。

現今則不同了,有嚴謹的科學體系,知識可以靠各種途徑傳播,唾手可得,
今天你生活上遇到不明的事物,跑跑圖書館,上網GOOGLE幾乎都可以解決,
甚至有專家你出錢他就願意給你諮詢。老人的重要性變得不如以往,
所以開版的會質疑敬老尊賢這四個字是很正常的。

但要記得,敬老尊賢的重點永遠是尊賢這兩個字,懷有豐富知識和智慧的人才是應該敬重的人,
敬老,是指給予最低限度的禮貌,用來面對你不熟悉的老人,
通常狀況下,一個人活得這麼久,態度和舉止會比年...

你講的蠻正確的
所以主要還是因為時代變化的因素吧
現在社會日新月異
不長進的老人具備的價值說不定和年紀成反比
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心情與感慨吧
其實對新事物的接受我就比小孩差了

處在社會劇烈變化的今天
老人不長進真的很容易被淘汰看不起

我忍不住又想到臺灣的政治環境
現在這個糟糕的政府
又是過去多少被洗腦不知變通的老人們給選出來的
只有在他們越來越少出來投票的情況下
臺灣的政治才能有所改進
相較之下
年輕人會被贈品宴客甚至小朋友買票的
少之又少吧
舊 2015-12-31, 07:06 A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兵.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