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sid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51
古代和現今不同,知識傳播的途徑極為有限,一般人也很難隨意遷徙,
因此能活得夠久的人,會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和社會經驗,
當一個人在社會上闖蕩時,遇到未明的事,便可討教這些老人獲得助益。
這也是為什麼在古代老人很重要的原因。
例如古代耕作,沒有建立科學體系,都是依靠經驗下田,老人的知識和經驗就是賴以生存的工具。

現今則不同了,有嚴謹的科學體系,知識可以靠各種途徑傳播,唾手可得,
今天你生活上遇到不明的事物,跑跑圖書館,上網GOOGLE幾乎都可以解決,
甚至有專家你出錢他就願意給你諮詢。老人的重要性變得不如以往,
所以開版的會質疑敬老尊賢這四個字是很正常的。

但要記得,敬老尊賢的重點永遠是尊賢這兩個字,懷有豐富知識和智慧的人才是應該敬重的人,
敬老,是指給予最低限度的禮貌,用來面對你不熟悉的老人,
通常狀況下,一個人活得這麼久,態度和舉止會比年輕人收斂和沉穩許多,
並隨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可能有其過人處。
當然這位老人如果完全沒有表現出他應有的行為,我也不會給予任何的尊重。
而讓座,扶老太太過馬路等等,是給社會上的人幫忙,
因為有一天我們老了也會希望有人能幫忙自己,將心比心罷了。
舊 2015-12-30, 09:10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si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