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好幾年前我爸一位朋友是北部某加工廠老闆退休交棒給三兒兩女經營,
那時我才結婚要拜訪廠商,回公司要寫工作日誌。
我看老先生大兒子開GTS,他還語中有譏,說我的325i是國民車。
當我沒見過世面嗎?我以前跑過不少光電半導體客戶,
人家的薪水、股票分紅都是努力得來,我在工作報告對這廠商評語很保留。
後來這位老老闆找我爸投資房產,老爸說:我不投資自己不熟的行業。
老爸仔細跟我分析那公司是民國六十幾年發跡,趁經濟大好才順勢而起。
果然,創始人是那性格,子女也差不多。
老老闆房產套牢,找我爸調頭寸;子女經營工廠獲利不好,先想到的法子就是:裁員。
需要我們幫忙找國外客戶,對仲介費用斤斤計較,還跟我爸攀交情,意思是:親兄弟別計較!
我爸不置可否,意思是:個人造業個人擔。
工具機或金屬加工業許多專業技術人員仰賴多年培養訓練,這些人是公司的資產。
那家公司的智障接班人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在財經系的概念,
只看帳目,美化數據好跟銀行多貸些錢!
我們不與這公司交易已一年多,有位廖先生是該公司資深主管也是我學長,
介紹他到中部某精機廠工作,後續原公司員工也受不了小老闆刻薄,紛紛離開了,
現在小老闆受到教訓又找我爸請教,我爸沒給答案,只要他自己多想想。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