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inwens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9
引用:
作者micall.lee
哎,我跟現在的小朋友說我以前要開機,不是光按開機就好

按下去只能看到一堆英文字,我必須要寫幾十幾行的指令才能到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還沒有彩色的圖示,滑鼠也得事先掛驅動程式才能動

他們都不能理解為什麼了

我也不能理解教授說他們當年用打孔機寫程式.......

引用:
作者Crazynut
結果還不是一樣30秒……可見我的論點沒錯(使用上感覺幾乎一樣)

我最感到困惑的是,無論CPU的效能如何演進,M$總是找得到方法寫出吃掉大部份效能的作業系統,讓你感覺不到差異,真令人驚奇。

嗯,以前40MB的硬碟用Norton的speedisk要多久?

現在xg的硬碟重整一次要多久?……硬碟的讀寫技術要加油了啊……

傳統硬碟有其瓶頸在,人家CPU運算幾年就成長一倍,硬碟頂多幾成,
而且也是成長在循序存取,隨機存取受限轉速幾乎沒辦法成長

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用簡單的程式比對
Cinebench R11.5 (Single-Core)
P4 2.7G = 0.33
G1820 2.7G = 1.19

G1820 同時脈下約是P4 的3.6倍
如果是第6代 i, 2.7G 大概是P4 的 4 倍

說到這就有點好奇,時脈甚至核心數一樣,效能卻天差地遠,那時脈的意義是?
差異在於指令集?演算法?
 
舊 2015-12-16, 01:40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wen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