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enryyeh0731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震怒市
文章: 55
台灣這些橡塑膠傳產多數都是配方製程上的精進居多。
頂多就是這邊加些改質劑,那邊換個色母。丟點官能基下去搞搞看。
當真要你去配合客戶需求去修改物化性?
還是算了吧,這種成本極低的東西,你沒一定的量她們產線都懶得開,何況是要去試產修改配方?


沒什麼技術層次的。
所以通常操個幾年,原則跟基本的SENSE抓到了以後你當然可以出去自己開。

但是問題在於你做的出來不一定賣得出去。客戶供應商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才是這些傳產公司的競爭力所在。私底下的暗盤還是人情複雜的深不見底。
所以有配方,有客戶名單不一定會有用,有本事開也要有本事賣才行。


這種塑膠傳產
很少有人會跨到合成領域,所以簡單來講都是拚COST DOWN,拚跟客戶的感情,還有拚你酒量好不好。
而其中COST DOWN就是另一大眉角,橡塑膠這種成本幾毛錢的東西偏偏量又很大,每公斤可以省個幾毛錢,放大到幾萬噸下來會很可觀!所以量產性跟製程精簡能力就非常重要。也可以說製程參數還有BOM表會是公司的命根子。
這些東西被洩漏出去比配方被洩漏更加嚴重。

為什麼呢?如同前言所講,台灣企業搞合成跟新材料的不多。
大多數都是東加西加喇個幾下就可以拿來賣。
如果你沒辦法從合成端著手,其實能改善的地方有極限,這是現實到不行的事情。
配方玩到最後其實大家的表現都差不多,最後就是看$$還有人情。

這樣的產業結構在國內玩還行,結構綁得死死的讓你爽賺。但是到了國外就是吃鱉。
早期因為台灣COST DOWN很兇猛還可以殺出一條路來。但現在中國人光明正大跟政府拿錢搞你。終端成品說不定賣的還比原料便宜,你要怎麼跟他玩?
沒有做出技術門檻的產業就只能被中國蠶食鯨吞。沒得救的。

那為什麼沒人想去做新原料玩合成?
畢竟買別人的東西來玩簡單又方便,出問題還可以抓供應商PM來夾軟蛋想辦法(喔不對,現在都是迷你裙黑絲大布丁業務,只能夾布丁 )。
多輕鬆?自己從頭搞合成是很累又很燒錢的投資,再加上台灣基礎科研能力很差,一堆混吃等死的爛單位爛教授爛財團法人。
然後真正有才華有熱情的人看到傳產拿出來的薪水鼻子哼了一聲寧願去台積電顧機台。你說這樣的死水要怎麼進步(攤手
     
      
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一起度過的日子,我不會忘記
舊 2015-11-19, 11:19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nryyeh0731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