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Phenix
這個就是我們台灣現在學習的問題
一切只認為 學習 就是 唸書
所有的制度跟制定者都環繞在這個點打轉
但是這世上太多東西學習不是透過 唸書 學會的
唸唸書就很會做菜嗎?唸唸書就搞得定怎麼操作機械嗎?
唸書只能給個大概的概念 但是卻沒辦法囊括所有的細節
我敢打包票版面上很多強者的學習都是離開學校之後再進修而來
但是只是唸書而已嗎?這就很難說了
我們的教育系統只想留下擅長 唸書 的人
而不是讓願意學習的人有更好的發展 
|
我覺得也可以反向思考一下
念書的用意是在基本概念和問題解決手法的練習, 這是未來就業和面臨其他問題的基礎
我自身在校成績很糟, 但是我是有念就一定要搞懂, 即便考完試被當了也一樣
所以一些成績遠勝於我的同學, 在現在工作上需要回去複習的時候, 反倒我可以駕輕就熟直接完成
所以學歷是橡皮圖章或者是真材實料, 日後工作上應用上了才知道, 前提是工作要和學歷直接相關.
在就業這關打掉重練的意義就不太一樣了
我同意後半段, 高階的教育會留下較多擅長念書的人和比例相對少的願意念書的人.
但實際上擅長讀書必然留在教育系統內持續深造, 因為這是他擅長的事項
就像一般人去找工作, 兩份工作給你挑, 前提是只能工作5年, 沒有未來性
一份是不擅長但超有興趣, 可是不擅長表現不佳會被刷掉
一份是很擅長但覺得無聊, 但是自己能力相對別人好很多
我想一般人就算無聊也會選擇擅長, 因為投資報酬率和風險的關係.
擅長念書的人必然會持續深造; 有意願念書卻不擅長的人, 最終還是朝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工作, 往往會有更好的投資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