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我也覺得不是汙名化的問題, 而是沒有出路的問題
社會上那個工作需要很會玩電動的? 可能有吧, 參與遊戲開發?
但問題是, 那不是萬中選一(玩電動的人口, 絕對不止一萬人), 那可能是百萬中選一, 你要把人生押上在百萬分之一的機會?
再者, 市府的政策有可能因人而興, 因人而異, 哪天市府領導換了
會不會又來個會慢跑的,而不愛打電動? 也很難說
如果要做可以, 起碼要是國政以上層級, 結合科技部去推動
嚴格限制比賽選手要有軟體證照才有資格參賽, 要會玩, 你要會開發, 總不是讓你玩一輩子別人的東西
讓選手有天可以變成開發的一環, 產業才會有活水
就像NBA選手, 有天可以買球隊, 有的會去當教練, 總不是五十歲還可以打球吧
軟體開發就像籃球的戰術, 你不學戰術, 其實就是停留在街頭鬥牛
電玩比賽如果與學術脫鉤, 你說他能跟產業結合? 我不相信
玩家玩一輩子, 刻程式的刻一輩子
一個不學無術, 一個不知道玩家的想法
那就沒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