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vdunhill.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0
您的住址: 台南古都
文章: 51
一級嘴砲技術士
【 本文歡迎轉貼並與長輩分享 】

  今早的壹週刊:「近百校受害 黑心廠商防腐藥水煮白飯直擊」,講的是高屏的學校團膳,白飯的工廠使用保鮮劑煮米的事情。週刊報出來後,衛福部的人才急忙出來澄清這是合法使用。

  好險,本嘴砲還上過一點食品加工相關課程,對照了蘋果的幾篇報導,還看得出來問題在哪裡。

  整件事就很簡單,有人不知道為何食品廠要用保鮮劑,爆料給記者去追,記者求證衛福部,結果衛福部的爽官一問三不知,結果就是被記者當成非法添加,倒楣的就是廠商。

  幹,一個工廠要負責好幾萬人的飯,不做處理是等著食物中毒膩?

  一般人認知的防腐劑是「丙酸」類,而新聞中的白飯保鮮劑是屬於「乙酸」類的甘胺酸氨基乙酸、醋酸鈉。當然啦,看到這裡一定很多人問「乙酸」是三洨。

  快炒店「薑絲大腸」的酸就是乙酸類,便利商店的便當、賣場的微波食品裡的就是這些東西。順帶一提,如果具有防腐、保鮮作用的就叫防腐劑,那麼家裡的鹽糖也都是了。

  文末,吃泡麵時不知道你會不會看成分說明?吃統一布丁時不知道你會不會看成分說明?你是吃還是不吃?那你在怕三洨?

原始報導:【週三最勁爆】近百校受害 黑心廠商防腐藥水煮白飯直擊
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150930/27123110

衛福部聲明:營養午餐白飯加保鮮劑 食藥署:合法使用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0150930/701845/

業者聲明:國中小白飯未加保鮮劑 業者將提告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0150930/701932/

【 本文歡迎轉貼並與長輩分享 】



【文青別鬼扯】 ---「鬼扯的米飯添加防腐藥水事件!!!」
((煩請鬼友儘速轉貼,以達安定民心之效))
台灣媒體還真是嚇死人不償命。繼《康健》搞出抹黑黑糖事件後,《壹週刊》今天也搞出鬼扯米飯添加防腐藥水的報導。
今天一大早一堆鬼友就詢問,關於米食工廠供應團膳、便當店與學校營養午餐白飯的問題。由於早上壹週刊報導所下的標題非常聳動,直接說:「黑心廠商防腐藥水煮白飯」,搞到人心惶惶。
不過,剛才食藥署卻又表示,廠商使用的「VN-151」和「VN-103」,是合法的食品調味劑,混摻並不違法。換句話說,
這∼不∼是∼食∼安∼事∼件
這∼不∼是∼食∼安∼事∼件
這∼不∼是∼食∼安∼事∼件
挖哩,既然是合法使用,為何又被說成是黑心廠商?這會不會又像是上次《康健》的黑糖事件一樣?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給它用力打下去,先刺激點閱率?
講到這,很多人可能會先問:為何米飯要加保鮮劑?關於這點,我們就得從「煮飯」這行業講起。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的特色就是分工越來越專業,這在餐飲業也是如此。以前麵攤、小吃店老闆娘可能每天一大早就自己去買菜回來,洗菜切菜,但現在這些部分都能請專業的商家協助,直接將切好的蔥花和洗好的菜送到店裡。
一般學校或團膳公司要在一個時間內出個上千上萬人的白飯,是有困難的,所以會出現專門煮白飯的廠商。據說報導的廠商一天要出8噸的白飯,換算下來約3萬6千3百碗,供應團膳、便當店與學校營養午餐。但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煮好的白飯通常都要在早上11點就送到學校與餐廳。而台灣人又愛吃溫熱的飯,討厭吃冷飯。這時就出現個問題了:9、10點就煮好的白飯,11點送到學校,學生12點開始吃,中間已經過了差不多2小時。而處於溫熱狀態的白飯,不就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嗎?如果讓小朋友吃到酸敗、病菌叢生的白飯,事情不就更大條嗎?
為了預防細菌滋生,所以廠商會使用所謂的「抑菌劑」。根據【文青別鬼扯】團隊的查證,新聞中提及的VN-151和VN-103,就是設計使用於「主食類(澱粉 / 麵米食)」的抑菌產品。VN-151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溶菌作用強,並對耐熱性枯草桿菌、乳酸菌等抑制效果顯著。一般加工食品皆可使用,例如澱粉加工、豆製品、調理食品、肉製品等食品之抑菌。
而VN-151的主要成分為甘氨酸、醋酸鈉(無水)和酵素製劑。甘胺酸是一種胺基酸,日常生活每天都會吃到,安全性不成問題。醋酸鈉是合法添加物,也可以來自醋與小蘇打的自然反應,所以也很安全。至於酵素,算是一種蛋白質,只要人體可以消化,基本上也都是安全的,酵素製劑也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物類別。
至於VN-103,我們尚未查到其主要成分,所以無法驗證壹週刊所說的,其是否含有「反丁烯二酸」的說法。但要強調的是,就算含有「反丁烯二酸」,他與之前毒澱粉事件中,人人聞之色變的「順丁烯二酸」完全不同。
「順丁烯二酸」不允許使用在食品裡的物質,而「反丁烯二酸」是合法可使用調味用的添加物。「反丁烯二酸」又稱延胡索酸,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種天然物質,最早從延胡索這種中藥植物中發現,此外也存在於多種蘑菇如牛肝菌或新鮮牛肉中。但壹週刊卻未仔細查證,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否只是想利用先前消費者對「順丁烯二酸」的不良印象來製造恐慌?
可笑的是,媒體又訪問臨床毒物科醫師,醫生則表示,長期且大量食用丁烯二酸─鈉的老鼠,有致腎衰竭隱憂。廢話,你告訴我,有哪種東西「長期且大量食用」不會出問題?長期到底是多久?大量又到底是多少?
我們想再次強調:這不是食安事件!廠商添加的根本不是防腐藥水,而是合法使用的抑菌劑。此外,「反丁烯二酸」不是「順丁烯二酸」,它是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界的天然物質。
壹週刊這次根本是烏龍爆料,跟康健的黑糖事件沒兩樣。除了造成民眾恐慌、廠商受損外,唯一獲利的就是他們的點閱率。
__________________
2003年的帳號不小心陣亡囉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除了電力以外...就是酒
舊 2015-09-30, 05:19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vdunhil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