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ic Member 
			
		
			
			
								
	 | 
	
	
		
		
		
									  
		
		廣設大學部分, 
他不過只是個"召集人"而已, 
要多設幾間學校要升格幾間學校都 
"不需要他知道"且"不需要他同意,更不需要他蓋章"! 
結果大學變一堆, 
而他變成倒楣的替死鬼! 
那為什麼大學變成這麼多間?
 
如果你是縣市長: 
請問別的縣市都有大學, 
你的縣市要不要有大學? 
沒有! 
你會被批評成文盲之地且不用心的縣市長! 
那怕你知道不該設這麼多大學, 
但你還是要做!
 
如果你是專科校長: 
別的專科都升格了,你的學校要不要升? 
不升? 
就等著被董事會開除吧!
 
大學能不多嗎?
 
為什麼很多事常找李(或找白頭髮的張)? 
這就說明了台灣人的荒謬想法:學歷高官大的人什麼都會! 
簡單說就是文憑主義思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也導致台灣技職無法出頭的原因!
 
為什麼當時家長(50.60歲)都要把小孩送去念大學? 
因為這些家長在社會工作, 
很清楚的知道在社會上文憑的差異(大學畢業,工作好找,薪水高,升官快), 
專科(或技職)? 不過是幫學士打雜的罷了! 
所以說什麼都要把小孩送大學, 
有聽過家長要孩子有學到什麼嗎? 
沒有! 
只有聽過要好好"唸書"!
 
更不要說後來的教改, 
李跟這些事完全無關! 
而後續教改的人也學聰明了, 
怕擔責任,所以搞匿名! 
例如: 
會議紀錄「無名」 顏慶祥請辭課綱委員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73572
你能說出後來有參與教改的人的名字嗎? 
我只知道搞出建構式數學的那個好像什麼英的, 
(我真的記不清楚他的全名) 
因為說不出來而把整個教育問題的包袱, 
丟給唯一知道名字的李身上的人可不少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