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EAL
Golden Member
 
NE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68
引用:
作者aniceperson
零件通常都是大量採購
而且盡量規格化以壓低成本
羊羊羊的GT125跟8萬的JET (JET牌價不清楚 但至少也要7萬多吧)
軸承不一樣嗎?
8萬的車會用日製品嗎?
不太相信.....


從之前新聞報的低價車種爆軸承和爆輪框的情況來看,也許可能像前面網友提到的,即使成本差不多,但能夠透過壽命的差異化,來強迫消費者忍受花費8萬去買品質好的機車。

至於花5萬的,就利用大陸料的MTTF夠短夠差,讓這些消費者沒過幾年車子又壞到要強迫換車,這樣就可以再賺一次。

其實從國產機車外銷GDP比台灣高的國家,當地售價都比台灣售價還便宜很多,就可以知道車廠們的利潤抓很高,這個風氣應該是學國產汽車的。

以機車來說,之前幾間大廠都在灌輸消費者水冷引擎多貴又多容易壞,氣冷引擎要搭五期環保成本多高又多高,所以8萬元是合理的,做成水冷的話就要十多萬。結果小廠PGO推出了台Tigra,那顆威猛的水冷引擎和全車好料,照賣八萬以內,當年真的是狠狠打臉那幾間大廠,當時還很多大廠的經銷商都還在網路放話水冷引擎多容易壞又多容易顧路,結果放話沒隔一年,看到這台水冷車大賣,Yamaha也跟進推出SMAX,再過不久,Kymco Racing-King也推出水冷150版本,通通都是八萬多的價格。

這能說什麼?這些國產車廠說謊不打草稿吧?

所以當政府在討論要不要拔掉進口車的關稅保護時,國產車廠就都跳出來氣急敗壞說會生存不下去,其實這點很有問題,一台國產車的價格,居然可以和有關稅劣勢的進口車價格齊平,這真的是台灣奇蹟!
 
舊 2015-09-08, 01:33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AL離線中